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始学者对两汉章句之体进行革易,出现了《论语集解》等新的注经文体。在正始学风影响下,王弼打破两汉经学的繁琐破碎,其注经文呈现出诸多新特点。王弼注经文的特色为:圆融会通、灵活多变;长于思辨、致有理统;辞藻高丽、清通简要。王弼注经文风对魏晋注经文体、南北朝义疏体及魏晋名士清谈都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选》所录五篇鸟兽类赋作是汉魏六朝时期此类作品的名篇。其作者大多出身寒微,他们在赋作中通过鸟兽形象表达寒士心声、抒发情志。这些作品饱含着寒族文士避祸自守、明德善终、追求自由的精神寄托,在体物手法上也丰富多彩,达到了物我融合的艺术境界。出身寒门、身处乱世、昧于自处等原因最终导致了寒族文士的人生悲剧。寒族士人笔下的鸟兽群像,融入了他们的人生体验和身世感伤,为中国文学增添了个性与张力,形成了与士族文学不同的风貌。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陶渊明晚年诗文中“固穷”表象下所呈现的凄凉意蕴,以及陶渊明的理想人生与困窘现实的巨大差距,揭示出晋宋之际门阀士族没落、新兴寒士阶层崛起,及处在两者之间的陶渊明的无奈与悲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梁代《刘生》诗溯源,分析梁陈两代帝王咏侠诗的特色及游侠形象的改变。梁陈帝王咏侠诗在宫体诗风影响之下,呈现出与建安风骨迥异的柔靡之音,咏侠诗在不同作者笔下被赋予新的形象及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文选平点》是黄侃代表著作之一,以往学术界虽有关于黄氏考据《文选》的研究,但往往忽略了其与乾嘉考据学的渊源关系,且大多未能阐明其独特价值与不足之处。黄氏踵武乾嘉学者,强调征实引史,主张摭拾异文,其考据立足小学,尤重音韵。黄侃亦绝非泥古之人,他将辞章之学融入对《文选》的考据中,打破了清人“独重考据,轻言辞章”的传统。以黄侃治《选》对于乾嘉先贤的继承与突破为切入点,总结《文选平点》的考据学成就及其不足,对于《文选》学及学术史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文本科专业必修课《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其内容博大精深,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难以深入,这就导致课堂教学流于表面,课堂气氛也不够生动有趣。进入研究生阶段,一些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对外汉语等专业同样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如何在本科所学基础上将这门课讲得更加深入、生动活泼,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一、存在的意义——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人生在世,变化无常,人道和天道一样茫然无适。人将走向何处,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庄子以其谬悠之说,荒唐之言阐述着存在的意义。存在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的行动而变得有意义;而恰恰是因为人赋予存在诸多意义,反而使人生变得荒芜而无所适从。在有和无  相似文献   
8.
东晋初期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政局,过江士人因受门阀政治及中兴心态的影响,他们积极参与政治、揄扬风流,文学创作以中兴题材为主,这对东晋文坛诗性精神的缺失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东晋政权内乱不断,建康文坛的中兴之音也被打破,文学主题遂由中兴赞歌转为山水咏怀,东晋文学中心也由建康转移至会稽。  相似文献   
9.
宋展云 《兰台世界》2013,(11):12-13
汉魏时期,巴蜀本土文化在经学、诸子学等方面较为突出,而荆州学派代表人物入蜀,促进了巴蜀文化繁荣.儒道兼综的思想渊源对巴蜀士人的文学观念以及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人生在世,变化无常,人道和天道一样茫然无适。人将走向何处,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庄子以其“谬悠之说,荒唐之言”阐述着存在的意义。存在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的行动而变得有意义;而恰恰是因为人赋予存在诸多意义,反而使人生变得荒芜而无所适从。在有和无之间,在人道和天道之际,庄子徘徊沉思。《庄子·齐物论》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