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69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何几何,想破脑壳”,可见解平面几何题还是蛮难的,但是,笔者一贯反对“蛮算”,因为那样做不仅抹杀了几何的美感,更要紧的是不易看透问题的本质、意义以及与其它问题的联系,这对于后续的学习是不利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本短文利用对称思想,给出三道小题的简洁优雅的解法.题1设P为△ABC内一点,AB=BC,∠ABC=80°,∠PAC=40°,∠PCA=30°,求∠BPC.求角的值,是平面几何中常见的问题.本题的求解并不容易,没有正确的想法,将会陷于窘境,达不到目的,做了半天,“犹隔蓬山一万重.”首先应画一个正确的图.由于BA=BC.这个三角形是以AC…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全国高考数学试题以及国内外数学奥林匹克试题中出现了许多附有条件等式的不等式证明题,成为测试学生数学能力与数学水平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档案。档案利用水平的高低反映了档案工作的成效,分析研究档案利用状况,可以从中发现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改进档案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题若正数a,b,c满足a b c=1,,求证本刊1994年第7期P.46上,田正平老师用逐步调整法证明了此题.这里,笔者给出两种简洁证明,证1因对任意实数a,b,c,d有(高中代数课本下册P.14练习第2题)因此,原不等式成立.证2因对任意复数z_1,z_2有(高中代数课本下册P.197习题第6题)(i为虚数单位)因此,原不等式成立.最后,我们指出:原题的条件可放宽为“a、b、c,为满足a b c=1的实数”.利用课本习题巧证一个不等式@宋庆$江西永修县一中  相似文献   
6.
在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心理过程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任务为导向,动手实践,学以致用的教学策略,使信息技术的课堂成为目标明确、媒体表达丰富、学习兴趣高涨、学生主动实践的充满生机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介词也叫做前置词,是一种虚词, 介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是用来说明句子中一个名词或代词和另一个句子成分的关系的。英语介词的意义和用法非常复杂和灵活。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现将最常见的at、on、in 三个介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和比较。一、at、on、in 的基本用法1.at有四种基本用法(1)在,在……上(表示空间)。例如: He lives at Zhang village.他住在张庄。  相似文献   
8.
一 爸爸送我到亲戚家去读书,我心里一万个不愿意. 村子不大,四周全是大山.我经常逃学到学校后面的小山上坐着.风肆意地吹来,夕阳缓缓落下山去,一米,一米,又一米,最后终于被荒远的大山完全吞噬. 山下就是我们的校园,几幢孤单单的小楼,几个不起眼的篮球架,还有几丛枯萎的花. 我就那样一天一天坐着,看夕阳隐没,看鸟儿归巢.  相似文献   
9.
祖孙情     
夜,静静的;月光,柔柔的.我一个人站在充满月光的阳台上,抬头遥望星空,一段回忆又把我拉回了童年……  相似文献   
10.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对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的认真准备活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要上好课,必须备好课。那么,怎样才能备好课呢?新课程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的是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的是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备课首先要备学生。学生所用的教材是相同的,而学生的情况有差异。如智力差异,基础差异,接收知识能力的差异等等。只有抓住学生这个主体,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性格、脾气、爱好、特长以及原有知识的多少、反应的快慢等,才能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