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发展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也离不开学校的中层干部。得力的中层干部是校长施政的左膀右臂,是校长决策的参谋智囊。校长的决策要通过学校中层干部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才能得到教师的认可。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能力是学校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下的历史高考坚持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立意为主,以人类所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为素材,巧妙地将理论观点、史学方法、思想素质和教育功能渗透其中,全面考查学生的人文知识及基本素养;充分体现“以历史课程为中心”的思想,全面落实三维目标;呈现出以“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和现代化史观”为核心内容的价值取向;题目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命题技术进一步提高,体现出一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如何构建专题教学背景下的历史时空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历史新课标创立了模块专题式的课程结构(可称模块单元体专题型),按照“模块”加“专题”的形式编写,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围绕某一主题,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选取一些典型史实,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和更具示范性的探究。其特点是内容精炼,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变换了认识历史问题的角度,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展现了新教材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4.
“习惯也是生产力,尤其是良好的习惯”。这是我们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最为成功的经验之一。我们都知道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单有老师的“教”,没有学生的“学”,那么教学还只是空中楼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着“假学”“假懂”“假做”“假听”和“假考”等五种假象,为此我们认为学生学习也要“打假”,因为只有重视发现和矫正学生学习中的五种假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才能创造和提高“教育生产力”。“假学”现象学习无计划,我们称之为“假学”。具体表现在:1.老师推着走,老师怎么讲,就怎么听;老师讲什么,就…  相似文献   
5.
STS(科学、技术、社会)观念在中学科技史教学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状分析一、困难所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科学技术史是相对困难的部分 ,科学技术史教学的困难首先是内容性质决定的 :它本质属于历史 ,但又处在文理交叉的边缘 ;它既要说明科学技术与外部环境关系的发展 ,又要展示科学技术内部发展的过程。当前科学技术史教学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的陈旧和对科学技术史的生疏。很难想象一个对科学技术史性质认识不清和科学技术知识甚少的人能够讲得清楚主要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由来与发展 ,及其与外部环境是如何适应的。其次是学生缺乏为理解科学技术史的基本问题而必须掌握的最起码的科学技术知识。…  相似文献   
6.
宗加银 《中学文科》2007,(10):103-104
在高三复习阶段,尤其是第一轮知识点串线,新旧知识重新调整时期,不少的学生出现了“跟高手低”现象,主要表现在:上课不专心听讲,埋头独自去做自认为不浪费宝贵时间的事情;时常走神,对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内容不屑一顾;平时学习只抓难点,做难题,而对那些基础题目则轻易放过。“眼高”使学生在学习上陷入困境,终日困惑重重;“手低”则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解答基础题目准确率不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8.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专业素养关系到新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提升和高效课堂打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多维度、多途径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和重点。综观教师专业生活的现状,我们可以把促进或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归结为三类:一是外在的培养与培训,对教师进行专业服务和学术引领;二是个人的实践与自我反思,激发内驱力,促进教师个体实践行为的改进;三是建构合作共生的教师文化,有利于教师群体的同伴互助与共同进步。但长期以来,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相轻”的偏见,也由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繁重,缺乏专业对话的时间和氛围,更由于教师劳动具有比较明显的个体性和教师考评制度以个体为主的导向,学校文化中充斥着浓厚的个人主义和学科本位思想,教师处于单兵作战、孤立无援,甚至是“假合作、真竞争”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书的典故     
书是人类永恒的朋友,它是伴随着文字的出现而产生的。最初人们将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称“甲骨文”,或铸在青铜器上,称“金文”。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取一根竹杆截成圆筒,再把这些圆筒劈成一条一条的细竹签,这就是“竹简”。新鲜的竹子含有许多水分,容易长虫子或腐烂,所以在书写之前要先把付简放在火上烘干,称“汗青”、“杀青”或“汗简”。后来我们就把“汗青”作为书籍的代称。如“名垂青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长的竹简有三尺长(约合现在67.5cm长),主要用于书写法律条令和儒  相似文献   
10.
高三历史复习内容多、容量大、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如何克服复习中的误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复习效果,是广大师生十分关心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历史学科的复习主要应避免四个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