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直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瑰宝。由于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及无限的探索价值,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它。本文对这部小说中动物的描写进行了探讨。动物在小说中不断出现,担任了多重角色,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传播了美国浓厚的本土文化,而且展现了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多模态隐喻指某映射的源域或目标域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符号资源中实现的隐喻。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在特定环境中创造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校园精神等诸多元素的总和,它内容丰富,形式各样。文章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识别并解读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多模态隐喻现象,并以此为基础概括校园文化多模态隐喻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我国许多经典著作被译成英文。英国著名汉学家詹姆斯·理雅各的《道德经》英译本是其中的一本代表作,译者采用大量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处理中西文化差异,保留了《道德经》的思想精华和行文风格同时语言表达标准地道,兼顾读者的可读性和欣赏性,是中西翻译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本文从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的角度评析理詹姆斯·理雅各《道德经》英译本的典型例证及特点,探讨归化和异化翻译前的选择条件和翻译后的传递效果。  相似文献   
4.
尧文群  程元 《现代英语》2023,(2):123-126
人物访谈节目通过个人故事向观众传递信息、知识和价值文化,高质量、正面的人物访谈往往能够提高现象认知和促进问题思考。通过口译人物访谈将其传播到国外是视频文化出口的一种方式。相对国外大量类似节目的引进,我国人物访谈节目的输出有待提高。“可凡倾听”是东方卫视推出的高端人物访谈节目,其中许渊冲访谈讲述了他的“三美”翻译理论和“见好就学”的人生哲理,这些内容与思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财富,值得通过口译传播与世界共享。文章译者结合释意理论对许渊冲访谈进行模拟口译,针对口译过程中出现的内容重复、成分缺失等问题采取相应翻译策略寻求语言和意义的对等,尽可能在对外输出时保证访谈节目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近几十年经济迅猛发展,已经进入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期,尤其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地方高校需要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工作机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提升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尧文群 《英语辅导》2011,(2):199-202
历届世博会主题精彩地传达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创造,展示和分享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中心思想和美好愿望。作为世博会主题的语言载体,世博会主题口号的翻译值得人们关注。针对世博主题口号的语言,文本和功能等特殊性,本文参照交际翻译理论,对比分析历届世博会主题口号的英文版和中文版,把历届世博主题口号的翻译手段分类为移植法、修剪法和花开法三种方式,并加以例证和评论。  相似文献   
7.
尧文群 《华章》2007,(5):60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本文针对此客观现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出发,从课程材料,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课程测试方法等方面来探讨提高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针对性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