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97年9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铁人式的好工人,全国劳动模范──临盘采油厂三矿副矿长王为民,应邀出席了临邑县临盘中学庆祝教师节大会,他在热烈的掌声中为师生做了一场生动的报告。但是,就在4天后的9月14日,他却在一次技术革新中不幸以身殉职。现在,王为民离开人们已经一年了,但他生前尊师重教,无私奉献的事迹深深地铭刻在师生的心里,他“为民一生,一生为民”的精神与世永存,他的“为民精神”已永远熔铸进临盘中学的工作中,成为学校的校魂。“为民精神”照临盘王为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60年代,他从山东济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  相似文献   
2.
郑飞鹏从小就梦想做一名教师。如今,她已当了18年语文教师、11年班主任、11年年级主任、7年校团委副书记,还是第七、八届临邑县政协委员、常委,德州市政协第十二届政协委员。至此,她越来越爱上了教师这个崇高职业。在这里,她培育着花朵,梳理着幼苗,修剪着枝条,不计名利,不问得失,硕果满枝。既然选择了教师职  相似文献   
3.
尹品华  隗鹏 《山东教育》2006,(10):F0002-F0002,F0003
没有哪一个职业像教育这样需要持久而博大的爱心。教育实践中,爱的力量最无敌,可以融化坚冰,温暖心灵、唤醒浪子、塑造人格。21年来,华瑞杰以奉献和业绩印证了这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相似文献   
4.
没有哪一个职业像教育这样需要持久而博大的爱心。教育实践中,爱的力量最无敌,可以融化坚冰、温暖心灵、唤醒浪子、塑造人格。21年来,华瑞杰以奉献和业绩印证了这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她的眼里只有璞玉没有顽石在华瑞杰的眼里,学生都是最好的。曾有一名已被学校勒令退学的“差生”,休学后转入她班。当时一些好心人劝她千万不要接收这个学生。通过调查,她了解到该生学习曾经相当出色,而且是市运动会100米冠军,只是因为后来结交了一些不良青年,步入误区,抽烟喝酒,打架斗殴,不思进取。她接收下这名“差生”后,一次次的促膝长谈,一次次的沟通交…  相似文献   
5.
尹丽君,一个南国女儿,心系教育,把柔嫩的根深扎在鲁北广阔的沃土上,生根、开花,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结出了累累硕果,也留下了她的片片恋情……心态鲁北:一个上海姑娘曾多次放弃回上海和去美国定居的机会,心恋鲁北教育,情洒德州大地,一干就是对个春秋。1969年,上海知识青年尹丽君下乡来到德州,当上了一名教师,从此,她把当一名好教师做为一生最大的追求,立志在讲台上体现出人生最大的价值。70年代末,兴起一股知青离乡返城热,按政策,知青可回原地,她可回上海,这给她返沪和挑选职业提供了机遇,爸妈和亲友来信,催她、劝她…  相似文献   
6.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走进山东省德州市盲童学校,每个人都会体会到冰心老人的这段话。这里的教职工把博大的爱洒向盲童的荒漠,用深厚的情奏响黑暗世界的欢歌。张少宁老师就是这所学校中的普通一员。  相似文献   
7.
每当想到中国的教育,我们就会想起中国的农民。“我们的农民几乎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就得让孩子接受教育——教育,是他们的希望所在。为了供孩子上学,他们可以节衣缩食,倾其所有。家庭是国家的缩影。如果我们举国上下都能真正明白这个道理,都能有农民对教育的那样一种认识,都像他们那样舍得投入,我们的教育早就上去了,中国现代化的速度至少可以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8.
用热血和真诚铸造千秋基业———德州市德城区“普九”工作纪实□王育桓李向阳尹品华尹训磊1996年,对德城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年份。在经济欠发达的德州市,德城区克服重重困难率先实现了“两基”。然而,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46万德城人民付出了难以想象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