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图书出版中的励志类书籍热潮,在为出版业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良莠并存的"精神快餐"。渗透在这类书籍中的伪科学因素,迎合读者的心理需要,搬用现代科学的术语,借助特殊的语言表达,通过强有力的广告宣传,以"畅销书"的营销模式和全媒体营销手段,对读者产生着不可低估的智识影响。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梳理,对有效推广科学观念、增强流行读物的知识含量、提升图书品质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柯瓦雷的科学史编史纲领所具有的现象学色彩本身意味着重要的思想传承,同时也是其深远影响的真正缘由。科学进步源于思想体系更替以及世界图像的变化,这一看法实际上得益于胡塞尔把欧洲看成精神和观念整体的思想。至于频频通过“两个世界“的对比所体现的对于实证主义、客观主义的审慎态度,则更是“生活世界“观念的更为充分和明确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明镜>访谈》不仅是特殊历史条件下思想者真实处境的生动写照,也是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技术观的结语式呈现。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技术困境中,如何完成对流俗技术观的超越,海德格尔在其中给出了关键性的提示。  相似文献   
4.
通常被视为离经叛道的维特根斯坦哲学,似乎已经在颠覆传统哲学的同时,消解了哲学自身。维特根斯坦从语言入手所构筑的不是命题的迷宫,而是对哲学本身的重新解释。他的哲学是有着未来指向的哲学,因而也是包含更多对话可能的哲学。维特根斯坦将哲学规定为一种活动,其通过澄清语言的误用从而避免思想混乱的良苦用心,正说明哲学不仅不会终结,而且会在重生状态中保持生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