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明这个概念,在中外文献中广泛使用,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也经常出现。但由于立论者的角度不同,历史条件不同,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就使得它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党的十二大从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角度,结合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从现实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发,对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科学含义,作了新的马克思主义的概括。这个新的概括新在那里?有什么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几点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都有那些重要特征,它有没有意识形态方面的质的规定性?关于这些问题,国际国内都在讨论、探索。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这一科学论断,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去年九月,邓小平同志在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体会,这是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我们党在教育理论上的新发展,是邓小平同志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教育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它不仅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高等教育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规定了基本原则。我们还认为,“三个面向”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产主义建设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必将在各条战线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