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请看下面的句子:①大家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甩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井岗翠竹》袁鹰)②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故都的  相似文献   
2.
“乃”能不能作为判断动词,目前似无定论。有的认为在判断句中可以作为判断动词使用,相当于“是”,如徐中玉、金启华主编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相似文献   
3.
4.
夏渌老师在《孤、寡人、不毂新诠》一文中认为,“孤、寡人、不穀”作为王侯的自称,并不是什么谦虚,而是“表示自己与众不同,至高无上。”其本义是“独一无二”、“天无二日”、  相似文献   
5.
元杂剧《赵氏孤儿》纪君祥以春秋时期晋国诛杀上卿赵氏家族、后又复赵武田邑这一历史事件为题材而写成的剧目。此剧曾被明人徐元改编成传奇《八义记》,近代许多剧种又加以改编演出。清代还被介绍到西欧,先后被译成  相似文献   
6.
1997年第2期《语文知识》王毅的文章《昔日“北海”今何指》(以下简称王文)认为中师教材《苏武》“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一句中的“北海”注释为“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当时为  相似文献   
7.
吴然在《对“夏后皋”句中的“后”注解的质疑》(见《语文知识》1998年第9期)一文中认为:高中语文第五册《殽之战》一文对“夏后皋之墓也”一句中的“后”注解为“帝王、天子”值得商榷,还说“夏后”是国号,是一个不应拆开理解的专用名词。“夏后”可以用为禹所建立朝代的国号,此话不错。但吴文似乎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