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学校,“潜在课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本文仅就“潜在课程”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做些初步探讨。 本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学者杰克逊(Jack.son·P)首先提出“隐蔽课程”这个概念。从此,学校课程便有了明显课程与“隐蔽课程”之分。许多学者纷纷撰文对此进行研究和论证。与此同时,“内隐课程”、“隐含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非正规课程”等与“隐蔽课程”相类似的术语便应运而生。我国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仅有几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对“潜在课程”这个概念尚无公认的定义,但对非学术性的“潜在课程”与学术性的正式课程构成了学校课程的整体却是学者们一致公认的。综合学者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