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2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发生于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自始至终存在两面性。必须一分为二的进行评价,肯定其进步性,否定其反动性。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法、英之间为达其控制云南进而窥视川鄂等地之战略,各自亟谋修筑从其殖民地越南或缅甸深入云南的铁路。双方竞争的结果是法国在1898年4月先获得清政府的筑路授权,继在1903年10月成功诱迫清政府订约修路。1910年4月,滇越铁路修竣通车。至此,中国从法律上和事实上均丧失了对滇段铁路的主导权及相关权益,为期至少80年。抗日战争爆发,滇越铁路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通道。随着法国维希政府败降于希特勒德国,受德、日挟制亲日而背弃中国,1940年9月,中国政府出于自身安全需要,武力接管滇越铁路滇段,并于1943年8月与维希政府断交,宣布收回滇段铁路。1946年2月,中国与法国签订新约,使其从法律上承认中国收回滇段路权。  相似文献   
3.
发生于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自始至终存在两面性。必须一分为二的进行评价,肯定其进步性,否定其反动性。  相似文献   
4.
对于《汪陈联合宣言》,史学界是一致否定的.但对于陈独秀为何要与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却无人探寻.为此,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及文章,试图通过陈独秀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特别是对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错误分析、受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的影响、对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估计不足、为了在舆论上压制蒋介石、受汪精卫蒙蔽五个方面的论述以求解答这一疑问.  相似文献   
5.
云南地处边疆,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自法国殖民者设计修筑的滇越铁路通车后,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社会经济方面变化较大。在此,本文以历史资料为依据,从滇越铁路对云南社会经济的危害和所起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来为滇越铁路对云南社会经济影响作个一分为二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6.
史学界关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研究的文章很多,然未有一篇论及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原因。为此,本文从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失败、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六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论述。其中,由于涉及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问题,因此,本文也对此问题简单地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史学界对于中国近代史上的禁烟英雄林则徐一生的评价都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本人认为林则徐自一八四七年至一八四九年任云贵总督期间,在处理云南回汉仇杀及屠回事件时,其处理方法有不妥之处。为此,通过查阅资料,本文试图就林则徐在处理云南回汉仇杀及屠回事件时方法欠妥之处,从三个方面来作一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研究意见分岐也很大,有的认为其是一次爱国的、进步的运动,应给予肯定;有的又认为其是一次卖国的、反动的运动,应加以否定等。总之,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众说不一。为此,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着手,对洋务运动的时代背景和“求强”、“求富”内容中存在的正反两面性加以分析,并借此对洋务运动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9.
戊戌政变发生后,时人对此众说纷纭。首先,社会各阶层对待政变所持的立场不一:守旧派弹冠相庆,洋务派内部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维新派则大加谴责,而三派之外的一般舆论也普遍持否定的态度;其次,关于政变发生的原因,时人结论有三:一是政变乃帝后争权之结果,二是变法操之过急,促使政变发生,三是康有为诸人图谋兵围颐和园劫持皇太后,最终导致政变的发生;最后,时论对变法维新普遍持同情的态度,对维新变法的历史作用予以积极的评价,认为运动开启了民智,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资产阶级革命派造就了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今天,随着中越关系的改善,云南省根据本省实情,制定了“打开南门,走向亚太”的经济战略方针,使云南与东南亚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得到极大的发展。此时,作为云南省通往东南亚的唯一一条国际铁路交通线——滇越铁路,其在云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也就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为此,本文即对滇越铁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对云南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作一简单的论述,以供每个关心云南经济发展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