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再论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时期的"排满"民族主义是颇具争议的话题.本文从分析清朝"族天下"立国体制的弊端及其对社会进步的妨碍入手,进而论证革命"排满"、根本上否定旧体制的思潮与作法顺乎民意与历史潮流的.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李世民的"民族成分"是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文章从李世民家族的血统构成以及文化认同两大方面入手,并结合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对这一难题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的参议会,为边区广大人民提供了一个参政议政的舞台。农民是边区人口的主体,是抗日战争的主力,从而也使参议会具有浓厚的农民特色。由于参议会中的农民特色,保证了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不受侵犯。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习焦虑在高职学生之中蔓延。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学习焦虑的表现认真总结其成因,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化解学习焦虑的有效途径,以更好服务当前迅速发展的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华侨的抗日斗争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和华侨华人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本文结合相关材料,尝试分析抗日义举与扩大南洋华侨的社会影响力、改变其在居留地受歧视的地位、拓宽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发展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封建社会里,商界一直作为专制集权体制的政治和经济附庸物.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之下,清朝高度的中央集权统治日渐式微,地方实力派官僚与商界乘机利用各自在经济与政治上的优势密切合作,从而使得地方实力派经济实力日益壮大,商界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也与日俱升,地方官商关系由此而空前密切,并对中央集权统治构成严重威胁.为此,清廷中央采取各种措施分化地方官实力派和商界势力:一则削弱地方官实力派的经济实力,进而打击其政治上的独立和离心倾向;二则可以通过直接控制商人势力而收天下之财货,缓解捉襟见肘的中央财政危机.商界则借助清廷中央政策由体制外进入体制内,成为政治新贵.但是其独立倾向也日益加剧,并未如清廷中央所愿继续充当专制集权体制的附庸物;同样,其与地方实力派官僚在政治和经济上千丝万缕的依存关系并未因日渐衰微的中央政府之分化政策而有所削弱.随着清末新政的进行,各种潜伏的政治和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商界势力与地方实力派官僚政见相近而与中央政见分歧不可调和,这促使他们联手与中央分庭抗礼,从而加剧了清朝统治的垮台.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实物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教学价值,提出将实物史料引入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包括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物资源、多种途径搜集实物史料、紧扣学习内容运用实物史料、利用实物史料创设历史情境等,同时说明实物史料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应当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庞广仪 《广西教育》2012,(35):102-104
阐述高职系部评估的现实诉求,介绍基础数据采集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内、外部评估与背景材料收集,探讨如何进行针对性整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