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体育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略论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共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具有认识上的二重性。主要表现为:在政治制度上,一方面肯定人民民主专政需要有其他阶级、党派参加政权;另一方面,对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后,应适时实行国家职能的转换,加强和扩大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缺乏足够的认识。在经济制度上,一方面提出“主体—补充”的新经济模式;另一方面,要求彻底解决非社会主义经济的残余部分的改造问题,进一步强化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单一化趋势。此后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反复与曲折,与上述认识上的二重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我国四十多年来经济的发展,在如何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问题上,经历了由重视到排斥、再到重新重视的曲折过程。在建国之初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国民经济运行的特点是市场调节在广大范围起主要作用,计划性仅限于可能与必要的限度以内;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时期,国家为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大力加强国民经济的计划性,但市场调节仍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市场主体消失,市场调节退出经济体制领域,确立了计划经济的一统天下。其后二十年间,计划经济体制虽经几次改革但基本框架未变,束缚和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主体的重新出现和长足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时代条件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经济模式更替的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松 《教学与研究》2000,6(4):37-43
本文从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变迁的角度,考察了建国以来三种经济模式更替的历史缘由.认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实践所创造的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混合经济模式,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了实证的经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模式在许多关节点上是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模式的继承和发展,但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归,它是在新的时代环境和国际条件下大胆创新的产物,比之过去的模式更丰富、更成熟、更能体现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从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相关性来看,也不应忽视它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之间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4.
钓得轻松     
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每逢周 末,总要到野河或鱼塘去钓上几个钟头。由于入道不久,见识和经验又少,钓技一般,而且常用蚯蚓和自制糠料为鱼饵,所以每次钓鱼收获甚小,有时只能拿着空鱼袋回家,很难体会到连续上鱼那种感觉。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钓友那里得知有一种德鑫渔具厂出品的“促饿鱼饵”。于是,我从渔具店购回几袋“饿鱼宝”、“抢吞”之类的“促饿鱼饵”,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到鱼塘钓鱼。我先将主料和好,再加点“饿鱼宝”和“抢吞”下去搅和,便在塘中打好一个窝,上饵抛竿……不到20分钟,窝中便泛起“鱼星”,令我惊诧不已。…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年来,在经济模式上走的是一条由综合经济到计划经济再到现代市场经济的曲折之路;最初从生产力基础薄弱的基本国情出发采取新民主主义经济模式,继而为实施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建立计划经济模式,现今适应现代经济的内在规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这是一个逐渐深入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摒弃以政治意识形态来判定经济模式的旧有观念,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经济新变化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制度创新的实践过程;这两个过程的科学结晶是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