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古人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就是说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对学习将会产生积极的帮助作用,但是如果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对学习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积重难返,印经过长时同形成的思想、作风、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终身发展是极其重要的,那种忽视学习习惯的倾向相当错误也相当危险。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明确哪些习惯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每个人都不同,有百条千条。根据起始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整理归纳出目前起始年级学生必须特别重视的十条优秀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兴起,动机理论有了新发展,形成了动机的认知理论。其中自我效能论是动机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这个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他认为行为是受到结果因素影响.同时期待决定行为,强化存在于期待之中(即期待强化)。班杜托将期待分成了两类:一是结果期待.指人对行为会导致某种结果的推测。二是效能期待.指人对自己是否宥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中讲:“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孟浩然学问远不如韩愈,诗却做得比韩愈好,原因是他作诗不单单是靠学力,而是重在妙悟。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有时单凭学力也难提升教学境界,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禅悟就显得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我们不能不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深入思考,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特别是作为新课程改革最活跃的语文学科更应作出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5.
不少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都把重点放在了漂亮的句子上,开篇就是排比句或工整匀称的诗化句式,认为这就是有文采了。为了文采而文采,结果常常是由于过于齐整,过于匀称,用力的痕迹过重,文采没有显出来,反倒显出稚嫩的学生腔。作文要写好,要有物质性的东西,细节性的材料就是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禅是历史的产物,但历史的产物未必都注定要湮没在无边的黑暗时空中。禅在今天被关注,是由禅的精神核质、特点,尤其是禅作为一种人生的智慧而决定的。禅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也可以将其引入到语文学习和教学中来。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中讲:“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盂襄阳学力下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孟浩然学问远不如韩愈,诗却做得比韩愈好,原因是他作诗不单单是靠学力,而是重在妙悟。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有时单凭学力也难提升教学境界,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禅悟就显得颇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和训练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元序性和低效性。为此,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构建并实施作文单元训练体系,使作文训练逐步走上科学、有序、高效的道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现作扼要阐释,以期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