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逆向思维教学可避免造成学生认知的片面以及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单向思维定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可以在概念教学中进行,可以在公式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解决问题中进行。  相似文献   
2.
廖为琦 《小学生》2013,(10):22-22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让学生乐于去尝试,善于去发现,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合适的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前,许多专家倡导情境教学,强调课堂教学的独特、意外性、创造性等等,可见教学中创设情境这个环节非常重要。一、明确创设情境的目的与意义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认知过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要使其“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就不可避免的要经历出现错误并逐步纠正错误的过程,也就是经历“去错误”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错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教师应细心捕捉学生的“错误”,尊重这些“犯错”的学生,善于对待这些“错误”,让这些“错误”成为可贵的教学资源,从而创建一个有活力的、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认知过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要使其“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就不可避免的要经历出现错误并逐步纠正错误的过程。也就是经历“去错误”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错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教师应细心捕捉学生的“错误”,尊重这些“犯错”的学生,善于对待这些“错误”,让这些“错误”成为可贵的教学资源,从而创建一个有活力的、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