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0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郑板桥集>中除开诗、词、题画之外,还有十六通<家书>.其中有两通是托他的弟弟教育儿子的,很有意思.……  相似文献   
2.
上海的《新闻记者》杂志,嘱我写点对年轻的新闻工作者的希望。其实,“廉颇老矣”,我年已83,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逼使我近年来难以提笔作什么文章了。然而,给年轻的同行写几句话、作一番交流,这个请托对我这个老编辑来说却是推托不得,不啻是一种责任。我这几年外出活动少了,但在家里,也时常有些中青年编辑来聊天。每听到一些年轻同行在编报之余又写出多少文章,出了什么著作,我总是为之庆贺。而对一些光是编,却很少写甚至不写的,我就要力劝他写一些,多写些。我是历来主张当编辑的也写写文章的。我想索性将这个观点在这里公开谈一谈吧。  相似文献   
3.
福建人民出版社收集有关悼念邓拓同志的文章,编成《忆邓拓》一书,准备出版。丁一岚同志要我为这本书作序。我是“三家村”的唯一幸存者,又曾经和邓拓同志一同工作过十多年,对这个委托当然无可推辞。但是经历过这十多年人所共知的沉冤浩劫之后,我在感情上发生了一种并不自知的变化;特别是每一提到同受灾祸的邓拓、吴晗两位同志,便情不自禁地伤心落泪,不可抑制。因此在受命作序之后,踌躇再三,只好撇开对邓拓同志本人的沉恸哀思,将自己的思路引向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九年别离故土,至今四十二年没有还乡了。然而,思乡之情,无时不在心间波动。我的故乡在长沙县东边乡的干杉树。传说,村子前原先长着一株高大的杉树,有一年被雷拦腰击断,折断的树干插进土里,居然又活了,当地就由此而得名。前些年,我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