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实现,需要教师把学习问题转化成学习任务,再把学习任务转化为情境中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文章以统编教材《劝学》注释研读为例,具体阐述了在情境任务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即创设真实情境,设定学习任务,提供学习资源,开展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孙绍振教授是文本解读的专家,孙教授在解读大量文本的基础上,归纳出了“比较解读法”。在孙教授看来,“比较解读法”可以分为五类:同主题比较、同题材比较、同体裁比较、某方面有关联的相关作品的比较、与其他表达样式比较。[1]然而,笔者在研读大量文本的基础上,还归纳出了“比较解读法”的第六种类型,即“比较变化解读法”。“比较变化解读法”是指从微观、中观、宏观等三种视角出发,  相似文献   
3.
在孙绍振教授“错位解读法”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空间错位解读法”。这种解读方法有利于设计独特的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专题学习。文章以经典文学类文本为例,细分了“空间错位解读法”的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