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历史课渗透思想教育十法张京清(湖北潜江市熊口小学)一、对比法。如讲我国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可与哥伦布的航海做比较。N92年,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时,只有3只帆船,90人。我国的郑和比哥伦布早80多年,中国船队共有62艘,77800多人。通过对比可看出,...  相似文献   
2.
一、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是指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变革。在中国历史上,正是由于不断的改革,以及劳动人民的革命战争、发明创造,才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历史的结论是;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为了帮助小学生认识这个问题,讲述《商鞅变法》一课,应让学生明确,我国自公元前  相似文献   
3.
如何设计出适宜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笔者认为,问题的设计必须注意“四度”,即设计问题的角度、坡度、深度、量度.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不间断地变故鼎新、自我完善的历程。在小学历史教学中,要结合讲述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各类改革(包括变法和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改革意识教育。 首先,在分析改革的原因和实质时,使学生理解任何改革都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在要求和表现,是由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引起的。如讲《王安石变  相似文献   
5.
《乌鸦喝水》(六年制第二册9课)这篇看图学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动脑筋想办法喝着水的故事。乌鸦开始为什么喝不着水,后来是怎样喝着水的,这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呢?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要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掌握重点,突  相似文献   
6.
历史课有许多知识需要学生记忆,如果讲得不生动具体,学生就很难记忆。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记忆知识,现介绍几种方法。一、进行比较。有些事物,学生缺乏具体感受,很难理解记忆。如果采用比较的方法,能增强学生的具体感受。如教《大航海家郑和》一课,教材中写到郑和乘坐的宝船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151.8米),宽十八丈(61.6米)。如果只告诉学生这几个数据,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也不知这只船究竟有多大。可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计  相似文献   
7.
教学本课,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①张骞通西域的历史背景;②张骞通西域的经过和作用。学生要认识的基本观点:①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新疆各族人民对祖国历史发展有重要的贡献;②我国各族人民从古时候开始在经济、文化各方面就有紧密的联系,张骞对中原和新疆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促进作用;③张骞不畏艰险、一心报国的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的。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对外开放教育的好教材。为了达到上述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师不仅要科学准确地传授知识,而且要用情感教育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愉快情绪,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方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第五册《会摇尾巴的狼》是一篇寓言故事。课文叙述一只掉进陷井里的恶狼采取各种手段欺骗老山羊,想要老山羊搭救它。老山羊一次又一次识破了狼的伪装,没有上当受骗。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坏人无论怎样伪装也掩盖不了其凶恶的本质,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善于观察分析,就能识破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