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体育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古代医学包含了丰富而完整的医学道德规范体系。"十全为上"的医德评价标准,"严谨求精"的行业责任要求,"博施济众"的医患关系要求,"重义轻利"的从业价值取向,这些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同的价值追求。基于责任公民、"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逻辑之上,应该使二者有机结合,发挥其合理效应。  相似文献   
2.
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是社会主义“责任公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内在逻辑和精髓与培养社会主义“责任公民”的内在要求在本质上相通。以《基础》教材为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轴,将培养社会主义“责任公民”作为其应然诉求之一。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通过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政府、执政党乃至社会所赋予的社会角色能否认同并能自觉践行之,是衡量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否具有实效性的重要因子之一。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成为合格的建设和接班人的前提基础是合格的公民。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通过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突出其社会现实性,促使当代大学生对其身份符号进行认知,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文章从新刻籍制度视角出发探讨我国人口城镇化现实路径问题,认为降低农民工的"市民待遇"门槛、破除农民工流动性就业的难题、促进城市人口与外来人口相互认同、建设包容型性城市文化并形成合力,以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将有效化解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现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