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校情结     
重阳节前的一天中午,一位陌生的老人在女儿的陪同下,风尘仆仆从外地来到我们学校。  相似文献   
2.
在课改实验的紧锣密鼓中。笔恳请人们切莫忽视在新理念的掩饰下.有两种不良倾向在悄然滋生。  相似文献   
3.
学术文章标题的常用词语,不仅能表现作者对学术的严谨、自谦态度,而且能使标题框定文章体裁、明确文章内容。笔者兹将一些常用词语分为三大类,结合标题和文章内容略加说明。第一大类:  相似文献   
4.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是两组难以区分的声母。南方方言一般都没有舌尖后音zh、ch、sh,北方方言的有些地方虽然有舌尖后音,但所管的字数也不完全同普通话一致。如何辨认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字?通行的方法一般有三种:一、利用形声字偏旁对应类推。如以zh声母的代表字“正”类推  相似文献   
5.
比喻是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所写的事物,类比是用同一类事物来描述说明所写的事物。比喻和类比都是有积极修辞意义的辞格,它们有些相似,但性质不同。例如:①那孩子很瘦,就像个猴子。②那孩子很瘦,就像他爸爸。两个例句都运用了辞格,使“那孩子”这个所描写的事物给人以形象、具体的印象。例①是比喻格,例②是类比格。比喻和类比究竟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相似文献   
6.
应在"独立"上着力桐城县东关小学张先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将独立阅读课文上成了讲读课文,说是只有这样教才"放心"。这正表明,这些同志的教学未能挣脱陈旧模式的桎梏。《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对独立阅读课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读后适...  相似文献   
7.
梦魂昨夜到桐城, 故旧相扶竞出迎。 互贺白头犹健在, 也难笑里暗吞声。  相似文献   
8.
雪之韵     
雪恋 晶莹的相思,剔透的梦。 她是孩子眼中的神话,亲切而又新奇;她是年轻人心中的浪漫,神圣而又温馨;她是老年人脑幕上的历史回放,陌生而又熟悉。  相似文献   
9.
写诗一般要押韵,写近体诗甚至要以严整的格律要求来押韵。韵母相同的叫同韵(近体诗还要求在同一声调内);韵头不同,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韵尾)相同的也算同韵,同韵的字才能押韵。但是鲁迅先生有一首《无题》,其用韵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番思索。诗为: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科书《现代汉语知识》,在其《语汇》章《单纯词和合成词》一节中,把“冬至”归入主谓式的合成词,笔者对此不以为然。笔者认为,“冬至”应该是偏正式的合成词,语素“至”的意义为主,“冬”限制“至”,“冬至”的基本意义是“冬季的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