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日益深入,财富迅猛增长,但是道德并没有同步提升,两者的落差和冲突给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18世纪英国道德哲学家亚当·斯密的德性论倡导市场主体必须培育谨慎、仁慈、正义、自制等美德,才能克服市民社会的道德败坏,实现富裕与德性的并存.该理论可以为解决北部湾经济区的富德矛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证了"经济人"的利己性与利他性,并指出两者借助于一只"看不见的手"实现了统一,从而增进了社会公共利益.斯密"经济人"利己与利他人性观的辩证统一,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概括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揭示了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并指出了消除异化劳动的途径。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虽然并不很成熟完善。但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能力培养是21世纪高师思政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内容,而课程教学是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根据思政专业的特点,从课程教育学的角度,对课程教学如何培养师范生科学思维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重大课题进行探讨,以期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达到和谐的统一,进而培养出适应新世纪中等教育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对未来教师强调科学思维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然而目前我国高师思政专业不仅在培养模式上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而且在教学方式上重“教”轻“学”。笔者在对广西师大政教系1996~1999级200名本科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中,46%的学生“对所学各门课程教学”“大多不满意,少数还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难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得到协调发展。为此,本文根据政教专业开设的世界观方法论课程、专业知识性课程和教师技能性课程的不同性质,结合调查的结…  相似文献   
6.
中秋节是中国有着悠久历史渊源的传统节日,它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需要挖掘、弘扬和创新.青年群体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反应相对淡漠,应深入挖掘中秋节承载的思想和价值,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共同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使大学生充分体会中秋节日文化特有的信仰、伦理、情感,促进他们形成博大的文化价值理念和民族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7.
亚当·斯密视野中的"经济人"具有按照理性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根本特征,然而,这种"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存在着固有的道德限度,同时还蕴涵着深厚的伦理价值,不但成就了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美德,而且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