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致爱人》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第十八首,带有浓郁的英国地理文化色彩。对于地理文化截然不同的中国读者来说,要解读该诗具有一定困难。本文从中英两国地理文化的角度对该诗作了简单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华兹华斯在作品中频频论及生死问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发自己的生命意识,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比较独特的学现象。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对他生命意识的研究却出现了不应有的忽视现象。从哲学思考和学创作的命题出发,在西方社会和宗教化的背景下,对他的生命意识作比较详细的研究,应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时代内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们倾向于把弗罗斯特定位于区域诗人,这具有片面性。实际上,他是同他所处的时代同步的,他的诗歌中蕴涵着丰富的时代内涵。本文将其诗歌中主要的时代内涵作了简单梳理,并对其揭示这些时代内涵的艺术手法作了大体归纳,从而暴露了把他看作区域诗人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非生物自然意象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学现象。华兹华斯诗歌中的非生物自然意象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风、云、暴雨、大洪水、波浪、河流、溪水、山谷。这些意象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个性,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华兹华斯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叉教授对浙江工商大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院蒋承勇教授围绕外国文学所作的专题访谈。访谈中,蒋承勇教授梳理了外国文学学者和教材编撰的关系,探讨了好教材的衡量标准与产生条件,总结了建国以来外国文学教材编写工作的成绩,介绍了"马工程"外国文学重点教材编写情况,剖析了外国文学慕课、翻转课堂与雨课堂等教学模式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访谈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反思了越南国语文学给传统造成的割裂,分析了喃字文学于18、19世纪形成繁盛局面的原因,剖析了越南现代文学理论的“失语”问题,探索了阮廌《国音诗集》中律体诗对唐律诗的继承和发展。其次,总结了越南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介绍了越南比较文学的主要著述,勾勒了越南比较文学学术研讨方面的开展情况。最后,追溯了《诗经》对越南文学的影响,探讨了越南文学对中国文学的继承与创新,介绍了陶渊明、李白、杜甫在越南的接受与影响,总结了越南比较文学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叉对普渡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就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专题所作的访谈录。访谈中,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教授回顾了自己的生活与学术经历,讨论了比较文学学者应该具备的条件,评价了比较文学及其标志性理论框架"比较文化研究"的重要性,探索了中国比较文学学派的建立问题,思考了"美国梦"和"中国梦"的理念,就如何提高中国比较文学的学术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评论界一般习惯于把“静”同陶渊明和华兹华斯联系在一起 ,似乎“静”是其精神气质的全部 ,这是不全面的。实际上 ,在陶渊明和华兹华斯“静”的面罩之下还掩藏着同等重要的“动”的一面。“动”是他们心理矛盾引发的心理波动 ,在内涵上丰富多彩 ,在消解方式上多种多样 ,在其文学创作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华尔特·惠特曼<草叶集>中的"草叶"是特定的惠特曼在特定的文化中创造出的特定意象."草叶"具有野草、惠特曼本人、美国人民、美国之自由民主、美国、<草叶集>中之诗篇等六重意蕴,带有鲜明的美国文化色彩,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语言和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死亡"语方面有一定的表现.汉英"死亡"语中蕴涵着中英两国在爱憎分明、禁忌、追求幸福、追求不朽、宗教、神话、社会等级等方面的社会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