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在内外交困的危局中,清政府谕令各省创办团练组织。团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维护清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它更深层次的意义则在于改变了晚清基层社会控制系统中绅士所具有的控制对象的地位,并对中国近代后期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晚清学术文化在清代甚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都表现出鲜明的特色。在整个晚清社会,伴随着鸦片战争而来的近代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社会转型,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也随之经历了艰难的转型过程。在这个时期,晚清学术以“经世致用”为基本原则探索救亡图存的文化方略,学术发展复杂多样,各种学术派别和学术思想纷纷出炉。不过,在晚清学术发展的纷杂局面中,学术发展轨迹也并非无处可寻。概略地说,其学术文化内容大致包括依次演进的四种形态,即“旧学”、“西学”、“新学”和“国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山西植被历史变迁为主线,对山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垦殖开始甚早,历代战乱不止,盲目的毁林毁草活动从未停止,致使植被覆盖率逐代锐减,而自然灾害逐代增加的事实进行了阐述,以致造成昔日的山青水秀、林草丰茂,变成了今日满目的荒山秃岭,一些地区“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许多困难。文章旨在告诫人们破坏植被带来的严重恶果,以及保护植被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文学说》导读□张启耀《孙文学说》是孙中山先生的一部哲学著作。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6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名帝象,长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流亡日本时化名中山樵,遂以中...  相似文献   
6.
运城市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蕴藏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其中古树名木人文资源尤其丰富多彩、富有特色,是运城市在文化领域的巨大优势。当地主要古树名木共有29例,它们反映和记录着河东地域的历史变迁,是重要的乡土文化资源和风景资源,具有一定的文化和旅游开发价值。为此,学界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和不断呼吁,当地政府也应在文化建设方面重点施力。此外,还应注意的是,由于古树名木的不可再生性,在挖掘相关资源的同时,还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对这些古树名木进行切实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民国建立以后,由于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国内自治思潮的不断推动,中国各地逐步开始实施自治运动,与之相应的自治机构也纷纷建立起来。如单纯从政治演化和社会管理的角度分析,这一运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财政经济和基层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运动又具有十分明显的缺陷。探讨阎锡山在实施自治运动过程中政府机构的过度增加及自治事务的日渐繁杂,可以看到自治运动对山西基层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并了解到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山西乡村社会贫困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山西是一个特定的区域,有着自身独特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整个山西区域位于黄土高原的干旱地带,旱灾频繁,再加上垦殖历史悠久和历代战乱,到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山西的自然资源已遭到极大的破坏,耕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很小,且较为集中,农业产量也不高,农户生活十分贫困。山西四周群山环绕,相对封闭的特殊自然环境和地形特点造就了山西农村社会独特的人文乡土气息,形成了近代历史上山西乡民独立封闭、注重自我、安于统治的小农心理。不过,到了近代后期,伴随着外部因素影响的加大,山西社会也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并缓慢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政府作为国家的载体,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政府对社会的作用存在消极的一面,而且税赋又是政府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因此,面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严重的乡村税赋问题,应首先考虑南京中央政府在问题产生中所扮演的角色。从宏观层面看,南京中央政府对乡村基层社会渗透的方式就是史无前例地加大对农村赋税的征收。再者,在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南京中央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定位也存在较大差错。因此,通过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中央政府农村政策的考察可以看出,国家因素在近代乡村税赋问题的产生中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窗口之一,晚清商会权能的加强与削弱反映了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司法的某些发展和变化。通过与同时代的民间调处与司法审判的比较,晚清商会调理经济纠纷的准司法性质得以确认。对于商会调理经济纠纷的评价,总体上认为进步性是其主要方面,但同时也要本着客观的态度分析其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