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紧扣大纲,较好地完成初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任务,一年来,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省略号 ,顾名思义是表示引文中省略的部分或话语中没有说完的部分 ,或者表示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的停顿。在高中的许多篇课文中 ,省略号的使用非常活跃 ,其作用也较为复杂 ,表达的意念也颇多。下面就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一些省略号 ,浅析一下它的几种用法。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所省略如 :“听筒里传来十分响亮而焦灼的声音 :‘不行 !太原离平陆一千多里 ,而且要翻山越岭 ,交通不便 ,时间来不及了 ,请马上设法空运……空运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共山西平陆县委为抢救六十一名食物中毒的民工 ,心急如焚 ,急盼北京市特种药品经营…  相似文献   
3.
一、比喻句与“像”字句在“像”字句中,“像”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修辞含义,它所起的作用是连接本体和喻体,强调了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因此,明喻中的“像”字,是比喻的标志。一种是词汇含义,在很多的“像”字句中,“像”字却是词义多义性的表现,如:“里边殿堂楼阁,亭台桥坊,足有三百多项名胜古迹。像‘鱼沼飞梁’、‘莲池映月’、‘双桥挂雪’,每一种景物都各具形势,各有特色,引人入胜。”(高语一册《难老泉》)此句,是用“鱼沼飞粱”等作例子,说明晋何名胜古迹甚多。“像”表示了举例。故句子中出现“像”字,并不表示该句…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教语文,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而所谓透彻理解课文,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词章节而通观全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都直求之于本文,不宜舍本文而他求。”要“反复玩味课文”,以求“透彻理解课文”,就必须结合语言环境多读、多看,反复琢磨,仔细作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翻译文言文时,常因一词多义知识不丰富,构词规律未掌握,虚词用法不明确,古代文化常识不了解,特殊的文言固定句式不熟悉而无法“对号入座”,准确译出。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症下药”,收到较好的效果。 同词进行比较,丰富异义知识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同词异义的比较。即在同一篇课文或已学过的不同古文中,根据前后的语言环境和具体的语法结构,启发学生比较它的不同意义。如教《孔雀东南飞》一文时,对本文中和已学过的文言文出现的“相”字,一一进行比较: ①“便可白公姥mǔ,及时相xiāng遣归”(《孔雀东南飞》)“相”:副词,用在及物动词前,这个及物动词又无宾语,“相”,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便兼有代词的作用,作宾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 ,常常会遇到和比喻句易混的几种句子。这些句子虽然有的带“像”字 ,但并非全是比喻句 ,因此 ,有必要将其一一加以比较、辨识 ,以便判断无误。比喻句与“像”字句宋代朱熹云 :“比者 ,以彼物比此物也。”为了更加具体、更加形象或更加深刻地反映某一事物 ,可以用与这一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来作比 ,这就是比喻 ,或称打比方。比喻的结构有本体、喻体、比喻词、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等四个要素。其特点是 :以物拟物 ,以实对实。如 :“‘喂 !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 ,站在老栓面前 ,眼光正像两把刀 ,刺…  相似文献   
7.
舐(sh)犊颀(qi)长黄芪(qi)忧悒(yi)籼(xidn)米郴(chen)县折(sh6)耗羞赧(nAn)鸨(hao)母趑(Zi)趄裨(pf)将莜(y6)麦禅(on)让羞恶(wb)神祗(qf)牧羝(di)绮(qi)丽越(小川血进(qfin)巡月氏(zhi)击拆(tub)朝觐(im)匹(d)战(edo)丝妍(ydn)丽花晔好&)赏费(ldi)马厩(加)轻怫(ti勋)呷(xis一口蜕(till)化会糟)稗几)草亵(xie读)珊胡诌(zhou)隽(jU讪)水大难(chnn)抬授(duo)毗(pf)连疲沓(id)对峙(zhl)找(中巴ng)害慰藉(j周惭作(in6)施(周旋淬(cul)火抵(zhl)掌蜚…  相似文献   
8.
滋(s周号膨阳(id)沉壤(为引怯懦("u6)游大(yi)鞭答(cul)狭隘(in)巷(nung)道姓区(on)摇曳(ye)泥淖(nuo)湖滨(hong)碍(boo)草奇葩(gi呜咽何引炼(hubo)洗停(bet)逆呵(h巨)欠一爿(Pdn)谒(ye)见嫁查(lidn)便秘(ml)干涸(h6)蹄(…n)既维(t勋)虫山岚(ldn)稗(hi)益恫吓(h6)河畔(ghn)舀(yd。)子批(6)诈复辟(hi)膏盲(hudng)土坯(pi)鞭挞(周沸(fei)腾包庇(hi)给(川养脐(pidn)3ffiN(t叵0)$(tit刽(gul)子手针相(bidn)觊(刘觎骄(pidn)文沓(ydo)然老姐(叫)濒(bin…  相似文献   
9.
古文教学如何化难为易张广惠在古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升入高一的学生尽管已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四十余篇(古诗词除外)古文了.但由于古人语言的运用比较灵活.句式变化多而特殊.所以.学生在译文过程中.常常因同词异义辨别不清、特殊语言习惯格式的译法没有掌握.以及词的...  相似文献   
10.
1.【中国】在古代有许多别称,如赤县、神州、九州、华夏、诸夏、诸华、海内等。 2.【九州】尧时天下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州,通称九州,后代指中国。 3.【文房四宝】是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统称。 4.【四书】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