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朱熹认为,平淡作为一种高度成熟的美学风格形态,经历了一个从摹仿到新巧再趋于平淡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平淡美的特质有三:平淡出于自然,这是平淡美的最重要特征。平淡中自有美丽;俊健豪放寓于平淡。从根本上讲,艺术风格的平淡之内在根源是朱熹标榜的道学气象,是人格精神的真实自然的流露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大学生有充分的审美辨别、考量、选择的能力。社会文化精英的审美应承载引导、批评、建设之功能。大学美育课应强调摩挲经典,体会生活,而不要把美育简单理解为看几次艺术展。  相似文献   
3.
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艾尔曼(Benjamin A.Elman)的两本清学史论《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以下简称《面面观》)和《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学派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相继翻译出版,给研究方法比较单一、陈旧的国内思想史学界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引起国内学的浓厚兴趣。有盛赞,  相似文献   
4.
艾尔曼的"新文化史"研究力图融通整合被传统研究割裂的思想史和政治史、社会史.他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对考据学派和常州今文经学的分析、诠释中,希望从中国思想史的内在发展逻辑中寻找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原动力,得出了考据学派的出现是官方政策、民间社会、学术共同体三者之间的复杂互动的结果,常州今文经学的兴起是经学、宗族与政治三向互动的产物的新结论.这种方法对人文科学中的思想观念史研究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方哲学美学的古代形式观念之总体特征是一元论,它与本体论问题密切相关,其结果可以表述为“美=形式=数”。它涵括了数理形式(毕达哥拉斯学派)、绝对形式(柏拉图)、形式质料说(亚里士多德)、内在理式(普洛丁)四个环节,最终在形而上学领域中消除了本质和现象、理性与感性、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对立。古代形式观念是西方哲学美学一切形式观念的“精神原型”。  相似文献   
6.
张旭曙 《留学生》2011,(6):40-41
2009年7月,我获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的资助,又承蒙美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席、著名文学理论专家乔纳森·卡勒教授的引荐,次年2月.来到“常青藤”世界名校康奈尔大学比较文学系做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7.
张旭曙 《留学生》2011,(7):39-39
2009年7月,我获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的资助,又承蒙美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席、著名文学理论专家乔纳森·卡勒教授的引荐,次年2月,偕女负笈,来到“常青藤”世界名校康奈尔大学比较文学系做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艺术传统与苦难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艺术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平静与和谐。观赏宋元书画,吟诵唐诗宋词,总能感受到其中回漾着空灵绵渺的韵致,精美谐和的情调,那是中国艺术家敏感、含蓄、精致心灵的表征。接触西洋艺术渐多,不免作些有趣的比较:都走抽象表现的路数,朱德群的如梦似幻的东方神韵与马尔克用形式呈现人类疯狂和暴力的特征绝然两样;同被目为“癫狂”,孤高愤世,潦倒悲惨,徐渭的恣肆激愤中见不到梵高面对生存空虚无法自拔的绝望笔调;余华渲染苦难却不悲观,以“为活而活”表达对苦难生存境遇的反抗;卡夫卡表现在骨子里才能经历到的小人物的孤独的体验和被排斥的悲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