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实际生产中,数控车刀根据数控车床回转刀架的刀具安装尺寸、工件材料、加工类型、加工要求及加工条件从刀具样本中查表确定。对刀的目的是确定程序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对刀点可以设在零件上、夹具上或机床上,对刀时应使对刀点与刀位点重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首先要进行程序编制,编程就是将加工零件的加工顺序、刀具运动轨迹的尺寸数据、工艺参数加工信息,用规定的文字、数字、符号组成的代码,按一定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减速器的拆装》为例,对机械基础专业课实训项目进行了信息化教学的尝试。依托教学平台,借助电子黑板、仿真软件、工位摄像头等信息化手段,教学过程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归理论,让学生成为认知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打造出"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课堂。  相似文献   
3.
"材料引起经历",有效的选择和运用学习材料是一节科学课探究成功与否的关键.笔者将从"维序"、"激趣"、"促思"三方面,论述教师如何选择和运用材料引领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 一、来自课堂的问题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是科学探究的"米",没有材料探究就无从下手,但是有了充足的材料,科学探究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展,达到预期的目的吗?笔者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因为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不当而产生无效探究的情形. 1.教师准备充分,各种材料摆得满满的.实验前,教师在上面讲要求,学生在下面玩材料,实验中热热闹闹,实验后教师要喊停半天学生才能停下来,在交流现象和结果时要么鸦雀无声,要么说一些无关的结论,教学实效性差.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实验效果的好坏极大地影响着整个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呢?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先"下水"实验,必须要亲自经历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去发现实验中可能要遇到的问题,如实验方法是否得当,实验时间是否充足,活动器材是否科学良好等,从而有效指导学生有序的开展实验,以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