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艺术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经过艺术家头脑反映的产物。这样,艺术家的思想感情便不可避免地渗透在艺术作品中。情感是创作主体(艺术家)意识的心理尺度,也是接受主体(欣赏者)对对象主体(艺术形象)能否得到满足的深层情绪反映。审美情感体验无论对创作主体还是对接受主体,都会引起心理的昂奋和精神的愉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艺术作为审美意识的存在,无论在艺术创作还是在艺术鉴赏中,总比人们一般的意识、一般的体验来得更强烈更深刻,可以使人或欢乐振奋、或悲哀沉郁,在心中激起情感的波澜。因而,艺术活动中的感情体验就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体现了  相似文献   
2.
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师范教育在教学中十分强调培养规格上的适应性,即幼师教育要适应幼儿园教育的需要,中师教育要适应小学教育的需要,高师教育要适应中学教育的需要等。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种适应性的要求呢?笔者以为应该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针对不同层面的不同需要,提出培养规格上的不同要求,无疑是正确的,它对我国师范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培养出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不同层次的教师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国之初,要在旧中国留下来的一片废墟上构建我们的教育大厦,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得…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