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从职工教育市场学说形成的理论基础、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及相关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论证,为职工教育市场学说提出了具体依据和说明。  相似文献   
2.
张龙平 《教育评论》2007,(6):120-122
近代中国教育社团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学者将其总结为四条:“清末新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文人士子的结构传统;清末其他会社的勃兴;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①除此之外,外国人在华建立的新式教育社团的影响,前人则未予足够的考虑。实际上,在近代中国,以商人和传教士为首的一批外国人,也建立了一些颇有特色的教育社团,早期的有马礼逊教育会,后有益智书会、中国教育会等,都有明确的社团宗旨、规范的活动内容,有较为固定的经费来源,也有较为完善的组织制度,这些都对后来的中国新式教育社团有借鉴作用。1834年8月,近代首位来华…  相似文献   
3.
晚清以降西学东渐,如何让中国人清楚地认识西学所要传达的意涵,选择合适的中文译名显得尤为关键,以益智书会为代表,他们组团涉足这一领域,持续30余年。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他们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宗教等门类均有涉及,希望通过译名统一为学校提供标准化的教科书。但无奈译名统一的难度和传教士内部对于译名问题的分歧,使益智书会的工作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通识教育模式下,各学科均面临调整之必要,历史教育也是如此。文章从通识历史教育的中国传统和欧美与中国港台各地实施的现状入手,讨论历史教学在通识教育体系中的必要地位与通行做法,并结合暨南大学四海书院人才培养之实际,提供必要的启示与借鉴:坚持以中国本位历史教学为中心,加强世界史和区域文明史的教学,注重历史与现实会通问题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改革“路径依赖”的理论考察我国渐进式报业改革之路的潜在缺陷.着重分析了当前以行政特许方式进行的报业集团化可能出现的“马太效应”等负面效应,并对我国的报业集团化改革提出了市场审批、全面推广;革故鼎新、逐步规范;东报西进、报业扶贫等政策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色化”是1920年代中国基督教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在教育领域也有同样的表现。本文选取程湘帆为个案,通过对他的教育生平、“本色化”理念以及“本色化”所遇到的注册和宗教教育这两大现实问题的分析,勾勒作为中国人,他要努力捍卫中国基督教教育的“本色化”;作为基督徒,他也要捍卫其基督化信仰,这种两难的境地揭示了“本色化”在1920年代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7.
张龙平 《考试周刊》2010,(15):24-25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矛盾也随之出现:我们从应试教育的极端走向个性教育的另一个极端:从传统的教学知识太过抽象科学化走向完全淡化“数学味”的数学知识生活化;从一味的灌输教育走向盲目的自主探究;从单一的个体学习走向盲目的合作学习;从计算方法单一化走向算法多样甚至“无法可依”……这一系列新矛盾、新误区需要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我们要在教学中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决上面的矛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