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中考基础试题的编制为例,讨论其对学与教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彭夷 《物理教学》2014,(5):29-31
本文以"探究静摩擦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及"测量提升物体所做的功"两个探究实验为例,阐述将其他探究活动的评估与改良方案,迁移应用于上述实验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通过对"声现象"单元知识的复习策略进行探讨,期望建立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复习课样式——复习型行为课堂。  相似文献   
5.
6.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实验稿中"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分解为"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这样修订之后,从认知层面来看进一步明晰了"光的折射"这节课学生需要达成的目标,是了解光的折射特点而非其规律,降低了需达成  相似文献   
7.
物理课堂是否有效并不仅仅在于教师教得如何精彩,也不在于课堂的氛围有多么热闹;一堂优质高效的物理课取决于学生是否能真正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之中,是否在这堂课中能获得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进步、物理思维与习惯的发展.下面笔者结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学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目前我校正在开展江苏省"十一五"课题"学生科学探究行为的评价"的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接触最多的是教育学中的一个名词——评价。  相似文献   
9.
课程标准认为,物理课程应该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本文着重阐述在探究型的课堂中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行为。期望能通过转变评价观察点及评价方式来提高课堂的效率,从而最大限度的达成课标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彭夷 《物理教学探讨》2015,(3):22-24,27
对学业成绩的评价从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的结果性评价向以获取知识的过程为主的过程性评价转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从传统的注重数理逻辑能力向偏重于操作能力转变。促使教师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并发展其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相关能力和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