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一生创作了许多极富艺术特色的题画诗。这些题画诗不仅取材广泛、诗体多样,而且极具思想性、人文性。品评苏轼的题画诗,不仅可以从独特的意象中感悟人文情趣,更能从一个新颖的角度体会苏轼温暖旷达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张镃是南宋中期诗坛的一位活跃人物。他与杨万里过从甚密,堪称知音。他们的交游对诗歌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方面,张镃虽未正式执弟子礼,但是内心一直师事杨万里,推赏其活法并努力摹仿;另一方面,杨万里视张镃为中兴后劲,尤赏其诗之“工”,由于他的鼓吹称扬,张铉诗名日隆。但张镃诗歌缺乏较为鲜明的艺术个性,表明他对杨万里的学习终究是取貌遗神。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组件之一的生态教育已经在各高校快速展开。生态教育可资利用的资源很多,但遗憾的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往往对于朝夕相处的校园资源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利用。其中之尤者,对校园植物在整个生态教育中的地位和  相似文献   
4.
校园植物在高校生态文化教育中的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组件之一的生态教育已经在各高校快速展开。生态教育可资利用的资源很多,但遗憾的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往往对于朝夕相处的校园资源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利用。其中之尤者,对校园植物在整个生态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5.
认识真理的方法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真理的方法论探讨彭庭选关键词认识论;真理;方法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人们是能够认识真理的,但又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把握真理。除了客观条件限制以外,关键在于人们自己的努力。这正如列宁所说:“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①但...  相似文献   
6.
彭庭松 《考试周刊》2012,(48):30-32
"唐诗宋词赏析"作为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理工农林类大学开设往往受到冷遇,实行改革势所必然,探索多维教学成为突破困境的切入点。作者在教学探索中,总结出了"三结合"教学法,即赏析与创作的结合、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课堂与网络的结合,效果较为明显。"三结合"多维教学法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丰富的层次性,其探索成果对文学类课程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对李白作风颇为不满,他在《诗病五事》中说:“(白)华而不实,好事喜名,不知义理之所在也。”观点偏颇与否暂且不论,然以“好事喜名”且“不知义理”之名独冠于太白,实在是冤枉之至。有唐一代,“好事喜名”已然成为诗人一种风尚。在锐意进取的开放精神鼓舞下,他们渴望一举成名的心理十分强烈。因此,唐诗人在苦练内功的同时,也特别注意钻研各种策略,以便不错过任何扬名的机会。唐人创造的扬名术名目繁多,以下略举数端,以尽窥斑见豹之意。  相似文献   
8.
我所理解的《大学语文》教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声日趋高涨,尤其在一些农林理工类院校更是如此。窃以为,要将这种呼声落实为具体行动,必须要有相应类别的课程和学时加以保证。就目前教育模式而言,大学语文课程是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承担者。正是看到了大学语文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极为独特和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9.
彭庭松 《文教资料》2010,(19):23-24
三十多年来,咏竹文学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作品选编、宏观研究、意象研究、体裁拓展研究等领域;不足主要表现在时段关注失衡、研究队伍薄弱、文学独立性不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声日趋高涨,尤其在一些农林理工类院校更是如此。窃以为,要将这种呼声落实为具体行动,必须要有相应类别的课程和学时加以保证。就目前教育模式而言,大学语文课程是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承担者。正是看到了大学语文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极为独特和重要的作用,教育部才在2007年明确发文,希望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