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一、从汉字看上古社会的抢婚 汉字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个汉字可以说就是一部文化史.我们经过细心察访、研究汉字,抢婚便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2.
从唐朝末年开始,四川语音的演变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逐渐接近于宋代语音。其韵部逐渐减少,合并成为语音发展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育专业学业评价改革需要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为导向,厘清小学教育专业学业评价的目的,以学生为本作为学业评价的出发点,彰显过程性评价的作用,借鉴国外学业评价研究新进展.小学教育专业学业评价改革的路径在于:多元互动式确立学业评价目标;关注学生对学业评价改革的诉求;注重学习内容与评价方式恰当融合;借助信息技术,重视评价信息统整;强化学业评价信息的反馈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4.
黄智林老师这节课的最大优点是引题自然,能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有关名词,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本课教学也有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提出来与黄老师商讨。 一、语言细节的错误,导致学生对水的蒸发错误理解。 教材对水的沸腾所产生“白气”是什么样的物体?是怎样形成的?是有意避而不提。学生如果提到,教师应表  相似文献   
5.
自然教学结构初探应城市杨岭小学彭金祥(432414)上自然课没有一个固定模式,除了课掌教学外.课外教学也是l:好自然的一个重要途径。我认为课堂、课外要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课堂—课外—课堂—课外”的教学结构。第一步: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两汉时期西蜀方言的语音系统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以前由于材料的缺乏,很少有关于古代川西方言语音系统的研究。文章是在对汉代四川几位重要文学家的作品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来分析汉代四川方言韵部系统,揭示其语音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声、韵、调三个方面考察明代四川方言语音的发展情况,通过对明代文字材料(主要是<蜀语>)的研究发现:明代四川方言语音有平、上、去、入4个调类,16个韵部,舌面间声母还没有从舌根音声母中分化出来;而当代四川方言语音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有37个停止韵声,19个辅音声母.  相似文献   
8.
9.
动物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动物与某种环境不相适应,对它的生长发育就有一定的影响。结合农村饲养家畜家禽业,我曾经尝试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农村经济发展中,当一个家庭“技术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