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谈谈变式教学中问题结构条件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因其在培养学生数学技能和思维品质等方面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而被广泛运用.在开展变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把经过精心设计的变式情境呈现于课堂,使课堂因变化而显得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被激发,注意力被吸引.教师满意于自己的表演,学生也因为成功解决了变式问题而有所满足.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然而,对于变式教学的过程,学生是无意识的接受者还是有意识的发现者?学生的任务角色是在观赏过程还是实践过程?学生在其中的参与是被动还是主动?参与的度有多大?是静态问题的解答者还是动态变式的设计者?是象征性地回答了几个问题,还是为主参与了变式的核心环节?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和把握.笔者认为,教师的讲课应该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做好题型形式和思维能力上的铺垫和过渡,学生通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