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徐福清 《广西教育》2011,(11):44-45
语文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在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只有当每个学生都有主人意识时,才能彻底改变过去被动式的学习状态。只有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他们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每个学生才能有充分发展潜能的机会。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己当家做主呢?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中等师范学校学科教学改革实践,在阐述“做中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做中学“的教育意义,同时针对目前师范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适合师范学校生物学科教学实践需要的“做中学“教学策略和教学程序,并进行了生物学“做中学“教学实验研究.本实验研究能够提高师范学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在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方面、学习成绩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语言不仅符合语言表达的一般规律,还应体现生物学学科的特殊性.“生物学语言“的特点是精确性、形象性、辨证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