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诗歌的生成与发展和人的生成与发展、人的主体意识的生成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原始诗歌的基本形态从最初的劳动呼声,到祭咒语和图腾歌舞,再到抒情诗歌的萌芽,密切配合着初民的生存状态,凸现出鲜明的文化意义:它们显示了人类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勾勒出人的主体意识由自然观念到群体意识、再到个体体验逐渐演进的轨迹,也为后世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任何的雷同与因袭都是艺术创作的大忌.但是,在元代主要艺术形式一一杂剧中,我们却看到了太多的雷同和因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思想品德教师要多从自己生活的周围世界寻找、收集和积累素材,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素材,为课堂教学服务,让生活情境在课堂中再现。教师应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接受课本中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佳人,之所以把才子视为理想配偶,具有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情操和品德,与接受儒家思想影响也不无关系,而其追求美满姻缘的斗争精神又是对理学的悖逆。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