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稿源采珠     
晏惠松谈由于教学的需要,我们常常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道具"。如有些"小道具"用料少,制作方便,教学中用得又比较多,就完全值得自己动手做。有时老师单独做,有时让学生跟老师一起做。学生人多力量大。老师一个人无法完成的"小道具"制作,有了学生的参与,什么问题都能解决。让学生动手制作"小道具",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培养  相似文献   
2.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北京市石景山区通过成立社区教育志愿者协会,建立起全区性的教育志愿服务领导协调机构,形成畅通、有效的三级管理网络,有效地整合了社区教育志愿者资源.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在开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石景山区通过社区教育志愿者协会这一平台贯彻终身学习理念,其灵活的体制和多功能的服务形式不仅能够增强组织凝聚力,激发组织活力,更让每位学习者受益,真正做到了"学者有其校",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社区中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通过社区教育活动在凝聚民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等方面,发挥了行政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活动理念】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情绪情感丰富,在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容易遇到挫折,产生压力。面对挫折,大多数学生会讨厌当下的处境,还会因为深陷逆境而怀疑、否定自己。在日常辅导中,心理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常会因为一些诸如“与同学发生矛盾”“没有考好”等困境而自责,产生“我不好”“我没用”等负性想法,导致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降低。  相似文献   
4.
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开展社区教育,必须要把学习引入社区,引入到市民身边,在这个过程中,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和学习型城区建设的主动性,不断提升社区成员素养,在市民终身教育和推动学习型城区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本文以石景山区社区专职教师制度为切入点,对制度的背景、内容、实施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旨在促进制度的实施,促使教师能够在社区教育发展和学习型城区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0年,在区文明办的指导下,石景山区成立了文明市民学校,总校设在社区学院,各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市民学校中心校,居委会成立了市民学校基层校,初步形成了以社区学院为龙头,以街道市民中心校为骨干,以居委会市民学校为基础的三级市民教育网络.十年来,市民学校蓬勃发展,教育功能不断延伸,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已从最初单一的社区文明教育载体逐渐发展成为目前集文明传播、科技和知识普及、思想道德教育、家长教育为一身的社区教育实体网络.市民学校根据社区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活动,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满足居民学习需求,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文明素质.市民学校已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区的重要依托.然而,市民学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惑,这些问题和困惑势必会影响市民学校社区教育功能的发挥,从而不利于社区教育的发展和学习型城区建设.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和石景山建设首都CRD的目标对市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市民学校肩负着更加艰巨的任务的使命.因此,全面了解和把握市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状况,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石景山区139所居委会层面的市民学校基层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深入了解石景山区市民学校现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办法,从而推动石景山区社区教育的发展,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学习型新城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几天前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样一则报道:乌克兰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学术访问团来某高中访问并作学术报告。报告结束后,有人问团长萨夫琴卡:“您觉得您所看到的中国式教育和你们所崇尚的教育,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您认为什么样的教育更适合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萨夫琴卡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7.
戎梅 《甘肃教育》2003,(6):26-26
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能想像。”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学生想像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