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是感性的身体话语,而制度则带有外在和强加的色彩,二者本应是矛盾的。然而,一旦它们结合起来,彼此原本的独立身份便暧昧不清,这也正是这一概念的优势所在:潜在于"审美"中的"制度"令人无所察觉,而形成了"制度"的"审美"则更易于确证自身。因此"审美制度研究"便成为一个反思的起点,引导我们从"审美"研究转向"审—审美"研究。  相似文献   
2.
"异化劳动"概念虽不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成熟概念,但在马克思哲学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黑格尔现象学方法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思维方式深刻启示了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运思在很大程度上呈现为二者的巧妙结合,但这种结合却无法归结和还原为二者的简单相加,它彰显着马克思人的存在的现象学运思的独特哲学视野;哲学思维框架内实证的经济学研究也孕育着马克思思考人的现实存在的切入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时说过:"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思想解放的威力之巨大如此超乎人的想像!  相似文献   
4.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于2013年6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生态价值将日益得到重视。遗产地开发旅游,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处理好这一对关系、如何成功地营造一个以自助旅游模式为主的原生态世界文化遗产地,将会对云南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前景产生根本性影响。在分析越南沙巴作为自助旅游目的地的成功运作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云南元阳红河哈尼梯田在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所面临的遗产地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问题,从国际自助旅游目的地成长建设的视角出发,借鉴沙巴旅游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从旅游产品丰富和完善、旅游地基础设施配套、体验式旅游氛围营造、遗产地保护与开发协调等方面着手,对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地的开发建设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规则的演变与排球运动的发展窦学忠1)张喜光2)翟成竹1)①回顾排球运动百年历史,我们发现前后50年呈现很大的差别。排球运动诞生后,虽然在美洲地区得以迅速传播,但50年内只是作为一种娱乐活动而不是运动竞赛项目,更不是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其发展非常...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文化安全基本内容的认识和判断取向等相关问题,以大学本科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存在两种趋势:一方面对加强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持积极肯定态度,另一方面对文化安全问题的认知不够深刻全面,对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理解接受上存在偏差,文化危机和忧患意识不够强烈。完善教育引导机制,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民族记忆,引导大学生辩证地对待东西方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2005-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1,112项立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Excel对立项年度、地区、机构类型、高产机构进行计量统计,并从学科建设、研究重点、弱势地区建设、人才建设4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研究人员对图情文类国家社科基金建立一个宏观认识,推动"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科研工作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历史进程的分析和预测始终贯彻着扬弃的观点,即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对于扬弃的含义应该从哲学意义而不应从普通意义上理解。用马克思的扬弃观透视当代资本主义,必然会发现当代资本主义自我扬弃是迫于外界压力的消极扬弃过程,其发展趋势是接近而不是远离社会主义。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论断并没有失效。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文化景观,西学东渐有其特定的历史内涵,它并不泛指历史上一切中西之间的贸易往来、友好交往和思想文化交流,而是特指明末清初以来西方科学技术、器物制度以及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生长。在中华民族的特定生存际遇中,这一事件决定性地重塑了中国文化心态,国粹派和西化派的分化对垒及其对待外来文化的偏执态度,令汉唐以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难觅影踪,其不思"会通"的致命缺陷对当下中国文化重建的警示意义尤为重要。就文化的形态和价值而言,"西学"对于非西方国家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作为特殊文化形态,中西文化各有所长,二者独立而互补。因而,"会通超胜"理应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当然之道。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文化景观,西学东渐有其特定的历史内涵,它并不泛指历史上一切中西之间的贸易往来、友好交往和思想文化交流,而是特指明末清初以来西方科学技术、器物制度以及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生长。在中华民族的特定生存际遇中,这一事件决定性地重塑了中国文化心态,国粹派和西化派的分化对垒及其对待外来文化的偏执态度,令汉唐以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难觅影踪,其不思"会通"的致命缺陷对当下中国文化重建的警示意义尤为重要。就文化的形态和价值而言,"西学"对于非西方国家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作为特殊文化形态,中西文化各有所长,二者独立而互补。因而,"会通超胜"理应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当然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