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体育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网络语言的出现“是时代变迁的记录,更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它彰显出网络时代青年人的思维习惯与言语方式,也传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只有青年能领悟的人文精神”。青少年对网络语言的热衷,折射出他们渴望被社会注意、理解和认同的迫切心情。  相似文献   
2.
房亚彬 《学周刊C版》2011,(1):201-201
文学作品的目的是通过人物刻画来揭示主题,因此选择最佳的表现方式刻画人物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作者在创作经验和冲动中能熟练、恰到好处地做到生动形象的正面描写和多方位的侧面烘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