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青岛版《科学》教材简洁扼要,具有开放性强、空间大、结构模块化、过程活动化等特点。其中,在每一课中设置了“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拓展活动”四大模块。那么,如何认识、用好这四大模块,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呢?一、怎样认识四大模块。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活动准备”是前提,“活动过程”是重点,“自由活动”是发展,“拓展活动”是延伸。四大模块环环相扣,联系紧密,构成了一个科学、严谨的探究过程。1“.活动准备”即科学探究的开始。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是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活动准备越充分,探究活动就…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探究的原动力。人类的好奇心与生俱来,每个人都有对未知事物的强烈探究欲,正所谓趣因疑生。二十多年的科学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要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真正动起来,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把不可或缺而又神奇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3.
房富本 《科学课》2008,(9):32-33
片段一:观察生活中的纸,激发探究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件物品,大家认识吗?(出示一个装鲜蛋的纸箱)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上,要求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一节科学课,科学结论也许只是只言片语,但学生  相似文献   
5.
科学课上,要求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一节科学课,科学结论也许只是只言片语,但学生在自由探索中思考科学问题、体验科学态度、获得科学知识却需要很长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在课堂40分钟及课外时间内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科学探究呢?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到底需要教师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呢?笔者有如下的体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