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科技与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人把科学技术比喻为双刃剑和"潘多拉魔盒",这是很形象的.的确,科技这个"魔盒 "里装了很多好东西,但有时候拿出来进行了不正确的使用,未必产生好效果,相反还有可能出现负面影响.在科技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炸药、原子能、化工技术、造纸技术、纺织技术、生物技术……在给人类创造财富和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战争工具、环境污染和生存条件的恶化.这就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在科技发展和科技活动中,必须重视伦理规范,以弘扬科技的正面效益,扼制其负面影响,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2.
人类对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的认识历程几乎与人类历史共久远,不过在远古,这些认识处于分散、模糊和混沌状态,不能形成“医学”。真正把生老病死理论化和实用化的是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先祖们,他们以“天人合一”的视角去揭示生老病死的内因和外因,总结出一整套防病治病、保障健康和延年益寿的理论体系和实际应用操作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医学体系,即中医学。随后,由于西方文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一条隐蔽的战线上,正在进行着一场特殊的、静悄悄面又激烈的世纪之战。这就是基因抢夺战,一场地地道道的资源抢夺战争,不用枪炮而胜似枪炮的战争。基因大战,国家、民族利益之所系,非同小可,不能忽视。 基因,这个肉眼看不见的小东西,正惹得世界不太平起来。  相似文献   
4.
1995年秋天,笔者访问了位于法国巴黎近郊的国际著名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基因松,印象颇深,在此作一简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博士培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一个合格博士实属不易,师生双方都得付出相当多的心血和代价。特别对于导师,责任重大,树人立业,不能怠懈,更不能误人子弟。正因如此,我常常反思一个问题:我们这样培养博士行吗?行不行.看什么?我觉得主要看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博士生的论文都完成得比较好,反映出他们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工作能力。但是,也存在着缺憾,那就是普遍缺乏创新能力。在这个意义上,严格地说,我们培养的许多博士是“不健全”的,因为他们缺少“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一创新能力。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大环境来说,我国在教育思想和观…  相似文献   
6.
基因疗法具有“优后原则” “基因美容”伦理不容 癌症、遗传性疾病和神经病是基因疗法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一场由转基因食品引起的“餐桌革命”正悄悄地在我们身边进行着。作为新一代生物技术所生产的食品,使许多食客增添了几分欢喜几分愁。国内有一篇文章在讨论转基因食品时引用了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的一句话:“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作为科学先进大国的美国,接踵而至的科学舞弊事件犹如一团团阴影,困扰着科学界。人们注意到,舞弊事件的中心人物中,不乏科学巨星和知名度很高的科学家,仅最近一年多来已被公开揭露和曝光的人就有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现任洛克菲勒大学校长D。巴尔的摩(D.Baltimore)、国际著名的病毒学家R.C.盖洛(R.C.Gallo)和华盛顿乔治城大学著名儿科教授M.哈莫胥(M.Hamosh)等。美国各大报纸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等和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科学杂志《科学》(Science)和《自然》(Nature)在揭露和报道这些舞弊丑闻时毫不留情,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说来也巧,这三起舞弊丑闻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作弊类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