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1983年11月建成,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第三架航天飞机,代号为OV-103,前两架“哥伦比亚”号和“挑战者”号已经分别在2003年和1986年撒寰而去。“发现”号于1984年8月30日进行首次飞行,第一次出征就出色地完成了向太空运送三颗通信卫星的任务。它服役至今差不多已有21年时间,共完成了30次飞天任务,比其他任何一架航天飞机都要多。除了“经验”丰富外,“发现”号还以两次被选中执行“重返太空”任务而驰名。第一次是在1988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空难后,是“发现”号承担起复飞任务,…  相似文献   
2.
1919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天然放射源中能量为几百万电子伏、速度为2×109厘米/秒的高速α粒子束(即氦核)作为“炮弹”,轰击厚度仅为0.0004厘米的金属箔的“靶”,实现了人类科学史上第一次人工核反应。利用靶后放置的硫化锌荧光屏测得了粒子散射的分布,发现原子核本身有结构,从而激发了人们寻求更高能量的粒子来作为“炮弹”的愿望。静电加速器(1928年)、回旋加速器(1929年)、倍压加速器(1932年)等不同设想几乎在同一时期提了出来。1932年,美国科学家柯克罗夫特和爱尔兰科学家沃尔顿建造成世界上第一台直流加速器———柯克罗夫特-沃尔顿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