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纳博科夫说过:“细节就是一切。”细节描写是指对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细节分为静态细节俏像、服饰、景物、场景)和动态细节(语言、行为、心理)。无论是哪种描写都不是随意出现在文本中的,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出现,能更好地表现文本,传达其内在的深层意蕴的。  相似文献   
2.
郭初阳是一位新生代教师,他在语文教学的园地里摸索前进,他的教学行为在这个功利化的时代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但他没有妥协,以较强的姿态介入语文实践,想以此改变些什么,他的教育思想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根源。他的教育理念在主流语文界显得那么的不和谐,但他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对权威进行质疑和辩驳,因此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他是语文界的叛逆者,他的思想在当代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查阅了很多关于《荷塘月色》的资料,发现资料对文中的"文眼"辨识不清,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的认为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参考资料的权威说法);有的认为是"我爱热闹,也爱冷静,我爱群居,也爱独处";还有的认为是"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面对着这些无法达成一致的结论,笔者陷入了沉思,思考着文中的哪一个"文眼"能真正将文章的内涵澄明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