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面对残疾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出现的“形式化”“点缀化”“排斥化”等问题,需要立足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视角来科学认识。从劳动在人的需要、人的实践和人的关系等方面的积极性出发,残疾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确认残疾大学生作为有用的“现实人”的逻辑基点;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在人的潜能、人的社会关系以及人的个性全面发展方面的科学认识,可以看到残疾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确立其培养主体的“自由人”的育人追求;而民族复兴的重任进一步要求残疾大学生劳动教育要通过榜样引领、职业导向、校社联动等多种手段,推动实现残疾大学生成为民族的“时代人”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