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世上之光》(The Ligt of the World),不象他的其它作品那样受到人们的普遍注意和赞赏。在浩如烟海的关于海明威的评论、传记之中,很少有人提到这篇作品,在我国尚未见到评论文章,而海明威本人却表示很喜欢这篇小说。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这种反差引起了笔者的兴趣,本文试就《世上之光》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构思作一评论。这篇小说引起的反响如此平淡,恐怕起因于它的故事情节过于平淡。小说叙述了尼克和他的朋友汤姆在旅途中一段平平常常的经历:他们进城走到一家小酒店,受到酒保的冷遇,然后来到火车站,同几个候车的男人、同性恋者和等车的妓女闲聊一会儿就上路了。对于这么一篇几乎无情节可  相似文献   
2.
在素有“自由世界”之称的美国,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自由,起码在形式上,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一般中国人(包括笔者)恐怕大都这么认为。前不久,笔者读到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海明威写于1927年的短篇小说《给她买了一只金丝鸟》(A Canary For One),方知并非如此,令人若有所悟。资产阶级的狭隘和偏见,不仅在政治、经济问题上表现出来,可以成为青年人婚恋自由的桎梏。有感于此,笔者特意将这篇小说译介给我国读者,以新耳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