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咏侠诗从先秦滥觞,经魏晋南北朝而发展、成熟,至唐代而为高峰.唐代咏侠诗的繁盛既是继承和发展前代的结果,也是时代风气、任侠气质积淀使然.  相似文献   
2.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学作为“不朽之盛事”,具有扬名的功能,并主张以“诗赋欲丽”为途径来形成创作主体的艺术个性,从而取得文学实绩,达到扬名之目的。这既是他对文学特征的新认识,对文学功能、价值的新认识,也是对创作主体价值的新认识。他的主张与实践推动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3.
填词要依据词调声情是一种传统说法,但这种说法只是后人在无法真正做到依音乐填词时,所总结提出的一套维护词"别是一家"的技术手段,它在很大程度上与两宋词的创作实际并不相符,填词不顾声情的现象大量存在。影响填词不依声情的各种因素有当时音乐记录传播手段不科学、作家的个性、气质、遭际、心境及所处时地、环境等。  相似文献   
4.
东晋时期,以爱国为主题的诗歌极为少见,原因在于儒家学说受到强烈冲击,不再成为时代主流思想,其地位被以旷达放荡为特征的玄学所取代,玄学严重影响文学创作,诗歌创作普遍脱离现实;个人意识和生命意识在大动乱中觉醒,士人理想幻灭,清谈盛行,安于享乐;东晋朝廷的内部矛盾、对外政策及政治经济措施,阻碍了爱国主题诗歌的产生;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民族矛盾并不尖锐;诗歌领域的爱国主题在唐宋以前未得到恰当的开拓;传统的文学观念发生变化,栽道文学向娱情文学转化,诗歌的形式得到更多的重视;文学团体共同创作倾向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5.
儒家和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源流,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生发的两大基础。儒家主要从功利的角度来认识文学艺术,而道家则主要从审美的角度来要求文学艺术。但两家思想对传统文论的影响又不是泾渭分明的:一方面,在某个具体的时代、某个领域,某种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某个时代又分庭抗礼;一方面,二者又相互融合,相互交织,构成传统文论复杂而又轮廓分明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和民族、社会的宝贵财富,是党和国家的精神旗帜.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与科技、教育、金融有着相互包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特定关系和各自特有的社会功用.只有充分认识其功用,正确处理好相互关系,才能为提升遂宁文化创新力奠定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提供基本前提;只有明确主旨任务,切实找准着力点,明确思路途径,努力找准契合点,抓住实质要害,切实推动其深度融合,才能能够有效提升遂宁文化的创新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农村初中留守孩子假日生活现状的调查分析,在历时近10年时间的探讨、尝试与实践的基础上,认定决定农村初中留守孩子是否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是留守孩子的假日生活管理,而留守孩子的假日生活管理,关键又在于留守孩子假日生活的自我管理,并从中摸索出一套能适合留守孩子假日生活自我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王灼认为词的本源与包括《诗经》在内的一切乐歌一样,都是“人心”,把词放到和《许经》等相同的位置进行考察。其立论的哲学基础乃是以孟子为代表的“人性论”。包括词在内的乐歌发于心,故才能具有社会作用,此论又同时为他的其他词学观念打下基础。王灼从辞与音乐的产生、及它们的配合关系出发,将乐歌分为古歌、古乐府、今曲子三个阶段,并结合对词调的考证,认为词兴起于隋代,体现其对词的音乐丈学性质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王灼认为词的本源与包括《诗经》在内的一切乐歌一样,都是“人心”,把词放到和《许经》等相同的位置进行考察。其立论的哲学基础乃是以孟子为代表的“人性论”。包括词在内的乐歌发于心,故才能具有社会作用,此论又同时为他的其他词学观念打下基础。王灼从辞与音乐的产生、及它们的配合关系出发,将乐歌分为古歌、古乐府、今曲子三个阶段,并结合对词调的考证,认为词兴起于隋代,体现其对词的音乐丈学性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