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这是本刊首次就一个课的教学实录集中发表读者的评论。6篇文章各有特点,共同的特点是开门见山,讨论实质性问题,切磋学问。这里是供读者切磋学问的园地,也是我们不专门约请作者评课的初衷。我们将陆续发表读者对本刊已发表的各课教学的评论,正等待着您的来稿! 周友富老师的文章反映了他评课的思维过程:先看大的教学过程,大的过程基本上符合认识规律,再逐一研究组成教学过程的各项教学活动。每项教学活动也是一个小的教学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课堂教学情况,便于大家反复思考研究。)从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情况和结果上,研究小的教学过程程序是否合理?学生认识得怎么样?学生的认识同教师的指导有什么关系?怎样改进教学?等等,这可看作是他评课的方法、步骤。如果赵晓英老师反复经历几次这样的切磋,再教,再切磋,她的教学能力一定会提高得更快,看来她已经这样在实践。遗憾地是我们这畦小园地无法承受反复切磋的重任,相信这种评课的办法对大家平时的教学研究活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