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巴丘书事 陈与义 三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未必上流须鲁萧,腐儒空白九分头。【注】陈与义,洛阳人,被认为南渡后第一大诗人。巴丘,即岳阳。  相似文献   
2.
南山记     
我们学校背倚着一个小山包,大概山的方位在南的缘故,老师们称它“南山”。由此我常想起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觉得它的存在倒为地处城市一角的学校凭添了一些诗意。山虽小,地形却富于变化。靠北边是微微倾斜的山坡,除了自然生长的月季和野菊,并排一溜的树木是人工栽植的,一棵棵都粗壮高大,历史肯定比学校更久远。夏天浓密的树阴完全遮住了想照进教室的骄阳,  相似文献   
3.
粤教版普通高中新课标语文教材在必修和选修模块中都相应地增加了诗歌教学的内容比重,这是“诗教”回归中学语文课堂的可喜现象,但这种“可喜”只是呈现在教材内容编排这一静止的状态中。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古代诗歌鉴赏在高考试卷中的赋分越来越高,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