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网络时代,网络语言与文学充斥校园,有利有弊.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把握流行的文化动态,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走进他们内心,从而对症下药,引导学生既要领略经典之美,同样也要具备一双慧眼去甄别网络文化的是是非非,从而真正地让大学语文成为提升高职院校文化素养的重要课程.  相似文献   
2.
李培娟 《新闻世界》2014,(12):24-25
面对新兴媒体强有力的冲击,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如何应对?改变以往说教式的报道或许是最基本的变革之一。《淮安日报》在要闻版面定期推出的专栏“淮安故事”,正是以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报道新闻的方法。从专栏开设近一年的情况来看,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通过充分运用创新手段,达到了增强报纸可读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胜州在隋唐时期的军事、外交活动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作出贡献。在唐王朝中后期,由于一系列政治、经济、民族局势的变化,胜州在军事上逐渐丧失了重要性,几乎伴随着唐王朝共兴同亡。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论述的吴语小说是指以吴方言为小说表述语言,主要描述以上海为中心的吴地世俗民情的小说。吴方言小说在十九世纪后期年代到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文坛上一度大放异彩,似流星划过天空。它作为研究吴文化的范本,永存于方言研究学者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5.
李培娟 《内江科技》2010,31(6):177-177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口语,精心设计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教学语言,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