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美妙的譬喻简直象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①。是的,我们在对众多文学大师的名作欣赏中,可能会随时看到这种“色彩瑰丽的花”鲜艳的光华,嗅到它们醉人的馨香,从而获得一种如饮醇醪的美学享受。就在这种美的享受中让人受到启迪,受到教育。这就是笔者近日在鲁迅短篇小说《药》的教学研究中再一次被强化了的艺术感受。鲁迅先生的《药》中用了17处比喻,数量虽不算多,然而,却都非常贴切、新颖,而且蕴意丰厚,韵味深悠,显示出作者卓越的艺术匠心。这些比喻决非是徒然为了增加作品情趣的“装饰品”,而是整个作品机器上一颗颗…  相似文献   
2.
曲折艺术巨大的引诱力在于善于运用渲染、烘托、含蓄、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造成一种出人意料的艺术氛围。曲折艺术之妙还在于它同人的艺术鉴赏和审美心理有着同态对应关系的审美效应。同时 ,曲折艺术也有其局限性 :它适于表达含蓄温婉的柔情 ,不宜表达酣畅淋漓的豪情。曲折艺术的格调婉约 ,美学性质属阴柔之美。  相似文献   
3.
李安清 《天中学刊》2001,16(Z1):37-38
<阿房宫赋>在语言音韵上匠心独运,依据情感的变化安排语言音韵的节调和韵律,使作品在语言音韵上具有整齐和谐之美、抑扬跌宕之美、悠扬回环之美,从而形成一个声情谐美的艺术整体.  相似文献   
4.
西周时期,今湖北境内分布有不同类别和不同规模的国家.然而,迄今为止,尚未见对此探讨的专文.为此,本文将文献记载同考古发现结合起来并相互参验,对西周时期今湖北境内众多的国家进行系统研究.为便利起见,本文的研讨将以地区为序展开.  相似文献   
5.
耳朵听见色彩,眼睛看见音调,香味变成歌声,树影奏出乐曲,这是神话?还是魔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有一段对荷花的描写: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耳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香气变作歌声,有点不可思议。有人认为香气变作歌声,鼻子岂不成了耳朵?比拟不当;也有人认为,香气比作歇声,形象,鲜明、生动、比喻巧妙。其实,以上两种看法都不正确。原来,朱自清这里运用的不是一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