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铜鼓是我国南方广泛流传的一种历史文物和民族文物。云南是我国铜鼓发现较多、分布较广的地区,文献中屡见出土铜鼓的记载,如《新纂云南通志》中记载了乾隆、嘉庆、道光年问和民国时期出土铜鼓的情况,其中有现藏云南省博物馆的著名的广南铜鼓。云南一些府、州、县志,以及近人袁嘉谷在《滇绎》中也记载了出土的铜鼓。然而,这些铜鼓都是时  相似文献   
2.
太和城遗址     
唐朝初期,在云南大理地区分佈着六个较大的少数民族部落。蒙舍诏,在今巍山县,于其他五诏之南,又称南诏。在六诏之中,蒙舍诏人口众多,经济条件较好。最重要的是蒙舍诏得到唐朝的支持,使它具备了统一六诏的条件。公元738年,唐玄宗封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赐名蒙归义。在唐朝的支持下,蒙舍诏逐步兼并了其他五诏,建立了奴隶制地方政权——南诏国。  相似文献   
3.
权杖云南青铜时代文物中,各种杖头饰物颇多。以出土杖头饰最多的晋宁石寨山古墓群为例,在9座墓内共出杖头饰27件,有牛、鹿、兔、孔雀、凫、蛙、牛头、鹿头、女俑等。其中有少数,如鱼杖头饰,銎甚大,可能为仪杖用具,这里姑且不论。这些以金属(青铜)铸成动物形状的杖头,杖本身多数系竹、木质地,故二千多年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