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7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电工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工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点,改变传统的、封闭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的能力,在教学中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知识经济时代对技术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3.
4.
高等教育与高深知识是一个"关系共同体",甚至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依凭经验考察、历史总结和理性推理可知,高深知识是走进高等教育的入口,是理解高等教育的一把钥匙,高等教育功能或价值则依凭高深知识而释放:高深知识既是高等教育孕生的必要条件,又是判定高等教育特殊性的根本所在,也是高等教育、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形成超循环关系的链条;大学学科是高深知识不断分化与综合的产物;大学课程是专门化、逻辑化和系统化的高深知识。  相似文献   
5.
潘懋元先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是平凡而伟大的人民教师。作为高等教育学创始人,潘先生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作为著名教育家,潘先生一辈子追求着教育的崇高理想,践行着教育的神圣使命,把全部心血倾注到教育事业之中;作为平凡而伟大的人民教师,他爱生如子、桃李满天下。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是潘懋元高等教育理论与思想的主轴,是高等教育研究厦大学派的生成元,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的源理论,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理论的标志,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石。继承和发展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躬耕高等教育规律领地,建立高等教育规律体系,是高等教育学的元点和回归点,是我们每一个高等教育学人的责任和使命。潘先生是学问导师、人生楷模。我们要学习先生勤奋学习、严谨治学的精神,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精神,敢为人先、守正创新的精神,情牵学生、心系大众的精神,自信自强、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元气淋漓、笔耕不辍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关系既是一种“存在原因”,也是一种“存在范型”,还是一种“存在场域”。作为一种“存在原因”,高等教育关系对高等教育具有发动、牵引、维持和再生的作用;作为一种“存在范型”,高等教育关系与高等教育伴生同出、相互规定、相互寄生;作为一种“存在场域”,高等教育关系是高等教育的生境,它与高等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反馈、相互适应,共成高等教育生态。这三种型态的高等教育关系交互作用,形成“存在原因—存在范型—存在场域”三联式复合结构,构成理解、论证、反思、透视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本体论前提。这意味着探寻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必须探寻高等教育关系作为“存在原因”的规律、作为“存在范型”的规律以及作为“存在场域”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双主体之一,直接参与教学的建构与生成。学生之学是教师之教的必要遵循和根本依据。这两方面构成学生评教的内在逻辑。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评教活动中主要存在三类问题:学生评教存在失真现象,学生评教的基础支持系统建设迟缓,学生评教结果的处置不够合理。为此,高校应贯彻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理念,落实全面释放评教改进功能的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的多元主体耦合评教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历史继承性,对以往形成的"研究"进行"再研究"意义重大,可以让我们明了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起点性研究、生长性研究、发展性研究、突破性研究、总结性研究的状貌,进而知道从何处拓展新的研究,形成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近30年来,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研究展现了从模糊走向清晰、从隐性走向显性、从整体走向专门、从经验总结走向理性成熟的历史生态.  相似文献   
9.
复杂性视域中的教育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是一种复杂性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未来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这种发展的多可能性便构成教育可选择的客观前提。然而,机械决定论统摄下的教育完全成为一种可操作的技术性行为,即教育目的事先被预设,教育过程中多种可能性为一种可严格预期的运作模式所替代,教育行为被严格控制,教育结果相应地成为教育计划的附属品,主体的能动性与选择权被无情扼杀。因此,必须走出简单教育的樊篱,树立复杂性教育思维,归还教育主体以选择权,步入本真意义的教育殿堂。  相似文献   
10.
论教育规律与似规律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揭示教育规律和按教育规律办事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理性诉求。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教育规律是一种“确定性规律”,具有纯粹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等属性,把探求教育规律等同于寻找教育的确定性和有序性,相对忽视教育的不确定性和无序性。事实上,教育是一种复杂性社会实践活动,是有序与无序、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有机统一,教育中没有严格的必然性,只存在弹性的必然性,教育规律本质上应为统计性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