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文学语言,作为审美规范的载体,显示出其独特的情感功能和审美功能。本文从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规范——“意境”和“神韵”的角度,透视出文学语言的表现规律。文学艺术对“意境”的追求,主要表现在意象组合的语言技巧上,从而达到线条美、虚实美,空灵美等艺术效果。“神韵”投摄到文学语言上,给语言形式染上浓郁的意会色彩,体现出多省略、多跳跃、多隐含,多模糊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这是从意义上给叹词下的定义。谈到叹词的语法功能,以前的语法学家几乎都认为叹词的独立性最强,不跟任何词结合,不能作句子的结构成分,只能作句外成分或单独成句。例如:啊呀!出事了!噢,我一会儿就来。现在大多数语法家还是这样认为,叹词永远独立于句子成分之外。只有少数语法家不同意这种看法,例如黄伯荣先生认为,叹词有时也可以进入句子作句子成分,高明凯先生也有过这样的看法,②遗憾的是他们都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并未做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语言有抽象性一面,也有形象性一面;语言不仅可以作为抽象思维的工具,也可以描述和反映形象思维。艺术语言就能很好地表达形象思维,助其完成意象的描述迹化。艺术思维是多元的,它与多种思维类型和思维方式都有密切关系,形象思维便是艺术思维的主角。文章从感性形象、立体化、个性化、体型性等几个方面探讨形象思维的一般规律以及艺术语言的显象形式,旨在追踪艺术思维与艺术语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十九世纪欧洲比较语言学的经验教训后,本世纪著名的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创立了语言的共时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他把一个特定的语言的共时状态看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一些单位组成,这些组成系统的单位与单位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他认为,语言的共时描写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单位的切分,一个是描写单位间的关系。这种切分单位和描写单位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就叫共时语言学。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言语二分的概念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核心,这个区分具有划时代意义,如果没有这一区分,我们将面临着一堆异质的、杂乱无章的东西而茫然不知所措。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创立这个著名的二分法时,索绪尔是为了单纯地研究语言,把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孤立在纯粹的语言形式上,从而把“纯粹个人部分”的言语排开,这其实是为了维护一种  相似文献   
6.
艺术语言是一种趋理性、多变异的语言,它印记着重感情、轻逻辑、追求自由的艺术思维。这种语言有其深层心理结构和原型。文章前溯到儿童思维和儿童语言,着重论述了儿童思维以直观形式代替逻辑形式以及自我中心的模式等特征,并且探讨了这些特征在儿童语言中的印现,意在寻找艺术语言的深层结构和原型,从而去研究艺术思维与儿童思维的某些相似性以及艺术语言与儿童语言的亲密关系,进一步去揭示艺术语言的心理奥秘。  相似文献   
7.
语言和思维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问题。说它古老,那是因为长期以来,它始终是语言学理论的一个热门科题;说它年轻,是指它至今还没有被人们所完全认识,随着信息科学的冲击,语言和思维的问题面临着新的认识。人脑思维活动不是单纯的、机械的物理过程,而是整个神经网络系统的整体效应——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过程。人的思维有静态方面,也有动态过程。静态思维就是一般的形式逻  相似文献   
8.
主谓结构作补语的“得”字句,(以下称主谓补语“得”字句)是唐代新产生的一种程度补语式。这种补语句式发展很快,是汉语补语式发展的一大特点。《西游记》(以下称《西》)中主谓补语“得”字句出现得比较多,运用范围也比较广,形式多样,语义复杂。本文主要探讨《西》中主谓补语“得”字句的结构形式和语义关系。然后与《关汉卿戏曲》和《红楼梦》中主谓补语“得”字句的出现情况作一简单比较,以便更清楚地认识《西》中这类句子的特点;最后再与现代汉语中这类旬式作对照,可以看出一些主谓补语“得”字句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9.
艺术语言是一种超理性、多变异的语言,它印记着重感情、轻逻辑、追求自山的艺术思维。这种语言有其深层心理结构和原型。文章追溯到原始思维和原始语言,着重论述了原始思维的直观感受性、神秘互渗规律以及原逻辑等特征,并且探讨了这些特征在原始语言中的表现,意在寻找艺术语言的深层结构和原型,从而去探索艺术思维与原始思维的某些相似性以及艺术语言与原始语言的亲缘关系。这将把艺术语言的研究向纵深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